第219章(3 / 3)

隻可惜四月的灞橋兩遍楊柳依依,垂絲千萬,也經不住這麼禍害的,安找蘇宣的估計,恐怕還沒等到柳絮滿天飛的時候,灞橋邊的柳枝就要被人折一個精光,但時長安一景那就好看了,站在灞橋上看著光禿禿的柳樹,肯定是別有一番風味。

雖然明知道‘柳’隻是單純的跟‘留’同音,科學上來講沒有一點作用,但是自己現在在這裏就根本是最大的不科學,既然別人折柳折的這麼歡實,憑什麼到自家就省略過去,灞橋的柳樹也不會因為自己生下來兩跟柳條就變得多好,說不定反而更難看,都是牛見虎還有程處默的一片心意,憑什麼不要。

從軍營裏麵出來的,做事就是直接,想來認準的就是量大不吃虧,別人在灞橋是折柳,但是程處默還有牛見虎這兩個家夥都是用砍的,粗大的柳樹枝拿在手裏麵隨便修理一下就能當一個掃院子的大掃帚了,讓灞橋兩邊無數的文人雅客齊齊想這個方向翻來了白眼,要不是蘇家身邊的護衛實在是太強壯,一看就不是好惹的話,早就有‘正義之士’前來譴責這種有傷風雅的事情了。

對於那群家夥,蘇宣連理會的興趣都沒有,右邊的哪位仁兄可能是再用翻白眼來表達自己對蘇宣這種粗俗的人深深的鄙視,眼睛翻的全都是眼白,根本看不到黑眼球,身子憤怒的如同狂風中的野草,抖動的狂放至極,一看就是一位有理想的學者,不過為什麼會口吐白沫倒在地上抽風?難道這就是翻白眼的最高境界?

哦,原來是錯怪這位仁兄了,人家羊角風發作,跟自己的粗俗沒有任何關係,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蘇宣從腰間掏出自己得匕首切了一段柳樹枝扔了過去,這種病還沒辦法根治,隻能硬挺過去,用著一截柳樹枝塞進嘴巴裏麵,省的發病的時候神誌不清咬斷了舌頭,那可就要命了。

至於剩下的,蘇宣也準備帶走,蘇宣看過了灞橋兩邊的柳樹年份最小的也要五六十年,上百年的柳樹都數不勝數,又長在長安這種龍城的旁邊,吸收天地日月之精華,帶回家閹個鹹菜,煮個羊湯的時候切一段放進裏麵,味道一定不錯,這可是秘方,一般人蘇宣都不告訴她。

跟程處默還有牛見虎沒有什麼多說的,揮了揮手蘇宣就轉身上路了,自己這次離開又不是見不到了,不過是到距離長安幾十裏之外的封地而已,快馬一個上午的時間就到了,想要見麵以後有的是機會。

距離長安城越遠,道路就越不好走,這是這個世界默認的潛規則,畢竟作為京都,當然是最好的地方,管路其實還算不錯,畢竟每年李世民都要耗巨資修繕一下,要是道路太難走那些當官的臉上也過不去,捂在口袋裏麵的錢也燙手不是。

但是下來管道,那道路才叫一個難走,蘇宣騎在馬上還好一點,但是一直擔憂的看著一旁的馬車,老奶奶的身子不知道經不經得住這樣的顛簸,至於孫道長,蘇宣一點都不擔心,孫道長的身體比正值壯年的男子都差不了多少。

沿著坑窪不平的道路一行人一點點的慢慢走,下午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才剛剛到自己的封地,整整走了一天的時間,中間造了個地方吹了頓飯,蘇花花早就吵吵著累了。

蘇宣這一行人在山腳下的村子經過的時候不引人注目是不可能的,莊子裏麵的老叔公顫顫巍巍的用人扶著迎接蘇宣,那剛讓遮掩的高老人家多等,蘇宣趕緊騎馬上前幾步,離的老遠就從馬上下來,恭敬的走到老人家的麵前,大唐以孝道治國,麵對老人家恭敬一點總沒有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