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軍心未穩(2 / 2)

劉衍思來想去,便早早的下令退朝,隻留下荀昱和荀謀父子,還有俆秉德三人留下,問他們如何處理高筠。

俆秉德道:“高筠能在短短一兩年之內就能升任元帥之職,他的能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先皇對他也極為器重,這次蘭州城難以攻破,依臣下看來,原因有三。”

“老泰山且說來。”

“其一,叛軍早有準備,糧草充足,且城防牢靠。其二,我軍糧草不濟,新皇登基不久便有大亂,以至於軍心不穩,這是重中之重。其三,高元帥並未抱必死之心,贏下此戰。當然這源於他和叛軍早就相熟,所以左右為難,今日有大臣說他故意拖延,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劉衍低頭麵沉似水,接著問荀昱父子的看法。

荀昱父子也表示讚同俆秉德的看法。荀謀還補充道:“而且叛軍深知高筠驍勇善戰,一個月以來都是閉城不出,就是在消磨我軍士氣。”

劉衍痛下決心道:“那就換掉高筠,由荀愛卿親自掛帥,朕方才放心。”

荀謀搖搖頭道:“不可。臨陣換帥,隻會動搖軍心,到時候反而弄巧成拙。”

“你依著荀愛卿的意思是……”

“微臣隻是覺得‘換’字不妥,眼下高筠帶兵定然是無果的了,用他,隻會拖垮三軍,耗空國庫。”

俆秉德和荀昱的眼神不約而同的落在了荀謀身上,就連劉衍沉思片刻後,也凝視著荀謀,他猶豫了,高筠確實是個將才,假以時日,絕對可以培養為下一個比肩周仲望老元帥那樣的棟梁,而且他也是皇爺爺臨終前交代過可以倚重的人選之一,現在按照荀謀的意思,就是用高筠的腦袋祭旗,眼下似乎這是最好的方法,可是荀謀究竟為什麼會這麼想呢?而且還說的如此含蓄,他是想清除異己,還是真的為朕群策群力?現在如果按照他的方法去做,那麼將會失去一個棟梁之才,可是若駁了他的諫言,隻怕他會有二心。

“陛下,老臣有一言。”俆秉德打斷了神思中的劉衍,“雖然眼下府庫空虛,高元帥還未拿下蘭州城,但是國內也不至於揭不開鍋的境遇,戶部和工部近日都做的很好,為府庫又折回了一些金銀,這次安將軍又平寇歸來,朝野上下一片歡騰。如果前線再有主帥被拿下的事情傳出,隻會寒了三軍將士和朝野上下的心。尤其是百姓,據老臣所知,高筠自從去年平大蕃以來,深受百姓愛戴,不僅覺得他是英雄少年,更有人將他看為大漢下一個周老元帥,如果現在這樣一個人物被拿下,那百姓和百官中又會如何議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