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不錯不錯,長了大約有五厘米左右,雖然五厘米幹不了什麼事,但就像是養包子一樣,看著空間一天天長大蕭筱頗有‘我家空間初長成’感歎。
還是用背筐背著小包子,拖著農具蕭筱準備下地,昨天聽了阿元的話她心裏有些不安,如果這裏的土地不行的話,那她怎麼生活,空間還沒長大她還得靠種田養活自己呢,前幾天看那土地不錯啊,土質很肥沃的,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到了田裏,把小包子們放在田埂上,蕭筱卷卷褲腳下了地,現在自家那二畝玉米上打個轉,看了之後的確發現問題,這玉米苗才達到自己的腳裸而且還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原本以為是生了蟲,可又不像,再瞅瞅別人家裏的地和自己家的一樣,有的還不如,這讓蕭筱犯困了!
蹲下來扒拉著土壤,仔細檢查果然給蕭筱看出點苗頭出來,翻開的土壤裏有一點點的白澤,摸起來有點像鹽,伸出舌頭舔舔果然是鹹的,原來阿元說了的斥鹵指的是鹽堿。
蕭筱皺起眉頭,鹽堿地確實不易作物生長,但也不是不能利用,現代總結出了許多改良鹽堿地的方法,尤其村裏這一代又不是在濱海地區的附近,所以蕭筱猜測這鹽堿地是後天形成的,好好改良,不久之後就能成為一方沃土。還可以種一些耐鹽的作物。
為了證實自己的看法,蕭筱特地找到了在田裏幹活的七叔,果然不出所料,這裏的田地以前雖不是產量多麼高的肥沃良田,但是家家戶戶叫了稅收留下的餘糧還是很豐富的,至少每家每戶每天吃到玉米餅那是肯定的。
但是在幾年前,天下暴雨衝垮了臨近的山體,哪知道這山裏還有一座旱鹽礦,雖然是廢棄的,但是裏麵餘留的碎鹽也不在少數,結果全順著泥石流衝到了山下的田地裏,導致這一代的田地都變成了鹽堿地,使得農作物也就稻穀和玉米收成比其他的要好一些。
蕭筱對此倒是不太擔心,在現代已經有很多對付這鹽堿地的辦法,其中她記得水稻就是一種,想到這裏蕭筱回憶了腦子裏關於鹽堿地的改善,這裏的地不是先天形成的就好辦了,隻要把地裏的鹽除掉就行了。
可關鍵是怎麼除?‘洗田’在這現代化產品落後的時代蕭筱隻想到這麼一個勞心勞力的辦法,不過這辦法也不算傻,這是讓人累的慌,實地考察完,想到這個季節水稻也要種了,得趕緊的把田給整出來,那兩畝玉米既然苗都發了就算了地來年再洗,蕭筱打算就把那一畝剛挖了地瓜的地給洗了種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