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一看居然是自己當初救下的老漢,這老漢居然帶著不敢進難民營的人陸陸續續的進來,李治一下子來了信心。
親自給難民們打粥,今天是一個好的開始一共回來兩千多難民,在吃晚飯之後,吳老漢有帶著人在軍士的指引下來到浴區,把男女分成兩隊,規規矩矩的排好隊一個一個的洗澡。
“我們在蒲州的時候有規定,不準隨地大小便,不準隨地吐痰,不準不講衛生,不準……犯錯誤的都要去掏廁所……”一想到掏廁所吳老漢就心有餘悸,雖然和晉王殿下算不上很熟,但是免不了的也有兩次掏廁所的時候,那個味啊……忒酸爽了……
李治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直接把這一部分難民安排了帳篷,還給了吳老漢一個保長的官銜,負責協助管理,還要把難民營內的規矩全部傳授給難民。吳老漢自然是感恩戴德。
靠在食堂門口的柱子上,李治嘴裏叼著稻草翹著二郎腿,得意的笑了,臉上滿滿的都是成就感,在民間似乎被在宮裏要美妙的多。
看著城門樓子上一樣靠在隘口上的程懷亮,雖然身影模糊,也不管程懷亮能不能看見,對著程懷亮晃了晃大拇指。
程懷亮憂心忡忡,百姓們回來了,卻回來的都是老幼病殘,這樣不行。派出去二百軍士,直接掃蕩了整個晉州城的商戶,在商戶內存有的布匹綢緞全部聚攏到了一起,這些難民不能閑著,必須要幹活,做衣服僅僅是第一步,不光要做衣服還要給工錢,讓這些老的看大希望才能瞧瞧的出去勸說那群小的。
整個晉州城,除了軍糧再就沒有一粒糧食了,那些大戶商賈的地窖軍士都沒放過,就差沒掘地三尺了,顆粒無收,程懷亮不得不放棄。
難民門的衣服已經破爛的不成樣子,細菌橫生,不能再穿了,一定要及時燒掉。於是當天下午,程懷亮找到了吳老漢,讓吳老漢統計一下一共有多少戶人家,都登記在冊之後,每戶發了一匹布,做衣服。先是給這幾千難民做衣服,一件衣服給十文錢的工錢。
舊衣服必須上交,違令者直接去掏廁所。不得不說掏廁所這個法子實在是管理神器,再加上吳老漢苦口婆心的勸說,兩天的時間,難民營內的人已經開始陸陸續續的守規矩了,整個難民營的人也都換上了嶄新的衣服。
四天後,李崇義回來了,帶著五千石糧食,八百府兵回來的,依舊是在雍州刺史穆宗賢那裏借的,欠條也是李崇義打好的,唯一值得慶賀的是,李崇義這次帶兵的裝扮就是土匪般的樣子,還找了一塊皮子遮住了一隻眼睛,弄得自己活脫脫的獨眼龍,八百府兵也各個凶神惡煞。
平安的到達晉州,李崇義暗暗叫苦,“程懷亮,你給我的這叫什麼活?”
“五千石糧食你自己還,欠條是你打的不是殿下打的。”程懷亮白了李崇義一眼,“丟的糧食自己想辦法補上。”
“憑什麼?”李崇義覺得,自己辛辛苦苦來回走了兩趟,不獎勵也就算了,怎麼還要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