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一章 鹹魚,李治(2 / 2)

“小屁孩,不要生氣啦。”程懷亮拉過李治手裏的韁繩,“我教你用弩,你學會沒有?”

“要你管?”李治依舊一副很生氣的樣子。

“殿下,你給我拖個底,我帶來的四千人到了晉州,麵對門閥屁都不是。”程懷亮突然一臉正色,“陛下是不是給了你兵符?你可以調動並州兵馬?”

程懷亮不會無緣無故的問及此事。天災是一件麻煩事,無時無刻不在挑戰世間僅存的人性,餓的沒什麼吃的了,可以吃樹皮、吃草根、吃觀音土,當難民像是蝗蟲路過一樣所經之地寸草不生,那就是造反的時候。

最底層的百姓是逆來順受的群體,對百姓的洗腦,統治者一直沒間斷過,因此百姓們都覺得統治者沒什麼錯誤,哪怕是苛捐雜稅也無所謂,隻要能安穩的活下去。

但這都有一個必要的前提,那就是不能觸碰饑餓。

統治者可以殘暴不仁,管理可以作威作福,也可以讓百姓隻吃個半飽,獨獨不能讓百姓挨餓。吃的半飽不餓死,百姓就不能聯科起來反抗。如果遇到災荒之年,在不免去苛捐雜稅,那麼百姓在吃不飽的時候,就會走上一條血性的複仇之路。

李世民不給程懷亮糧食,有他一代帝王自己的打算,程懷亮才不會相信李世民真的會一點賑災的糧食都不給。畢竟,李世民不敢去冒這個險。至於帶兵,隻給了程懷亮三千兵馬,多出來的一千還是牛見虎私底下給的。程懷亮也不相信李世民會讓李治在晉州送命。

李治的封號是晉王,晉州出事第一個該出麵的就是李治,這是不爭的事實。可是,程懷亮突然想到,李治似乎在五六歲的時候,具體幾歲記不清了,還有一個遙領並州大都督的官職。

晉州是河北道的一個城池,隸屬並州。作為並州大都督的李治這才理所當然的出來賑濟災民……

你妹的李世民,一定是給李治好處了,不然不會在龍椅上做的那麼逍遙自在。程懷亮在心裏狠狠咒罵了李世民一番。

“不告訴你。”李治依舊一副氣氛的樣子。

“殿下,關乎你我生死,說實話啦。”

“就不說。”

“你不說我也知道,你能動兵。你要是不告訴我,進了晉州城,我第一件事就砍了晉州刺史的腦袋,直接帶兵剿滅門閥,到時候……”程懷亮對著李治嘿嘿冷笑,“整個晉州乃至全國的門閥……嘿嘿,都會給你父皇添堵……不要懷疑我,這種事我坐的出來……”

“雜碎!”李治對程懷亮無可奈何,伸手從懷裏掏出一封信交給程懷亮,“妹妹給你的,是私人給你的,父皇、母後和我都沒看過。”

程懷亮打開信封,拿出信箋,滿紙飛白,不知道的還以為李世民寫的,看過之後,程懷亮笑了,“陛下有個好女兒,你有個好妹妹。”

和程懷亮預想的一樣,明裏暗裏,李世民這雜碎不知道拍了多少人來晉州。李治要做的就是到了晉州打打官腔安撫安撫災民,至於消除禍端在打打殺殺的活就得程懷亮幹了。

程懷亮甚至還覺得,至少還有一隻數萬人的兵馬在自己背後,要不了多久就會自動找上門來,按照李世民的一貫作風,恩威並施、有明有暗才是李二的做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