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開始淩亂了,怎麼大唐戰神的兒子和大唐第一無賴的兒子都進了死牢?琅玡郡公?王玄策在京做過內職,突然想起來琅玡郡公是誰了,那可是一代名將牛進達。
淩亂遠遠未完,就看見程懷亮從腰間解下一塊玉佩,又從牛見虎和李長思的腰間強行拿下一塊不起眼的玉佩,玉佩上麵的字程懷亮也沒注意,都交給了王玄策。
“王先生,您在死牢,懷亮三人不以官職論處。”程懷亮把玉佩硬是塞給了王玄策,“先生無論身處何地,遇到什麼樣的難事,隻要有用得著程家、李家、牛家的地方,我們都會鼎力相助,絕不含糊。以此為信物,還望王先生收下。”
王玄策接過程懷亮的玉佩,卻發現那是程家的功勳信物,至於另外兩個,也是一樣。
牢頭很識相,立刻招呼人收拾了一下死牢,還命人燒水,打開牢房的門,生拉硬拽的拉走了王玄策去洗涮。
“懷亮,王玄策雖然是忠臣,但也不至於我們三家都給予一個那麼大的承諾吧?”牛見虎努著嘴看著程懷亮。
“就是。”李長思也開始追問,“亮子,王玄策的做法我認同,一個將死之人……”
程懷亮打斷了李長思,而是反問道:“長思、見虎,你們可曾聽說過白馬探花陳慶之?”
陳慶之?李長思當然知道,李靖口中念叨的最多次的就是陳慶之。牛見虎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父親,也多次提及,集福當有程知節,攬將當攬陳慶之。
陳慶之,南朝梁過將領。年輕的時候是梁武帝蕭衍隨從,後被封為武威將軍,有膽略,善籌謀,帶兵有方,深得眾心。
陳慶之因出身寒門,長年不得重用,四十多歲才開始領兵,戰鬥生涯隻有十五年。
可是,陳慶之就是一介書生,身體文弱,難開普通弓弩,不善於騎馬和射箭,但是卻富有膽略,善籌謀,帶兵有方,深得眾心。陳慶之性格謹慎,每次奉詔,都要洗沐拜受,生活儉樸,隻穿素衣,而且不好絲竹,雖身為武將,但善撫士卒,能使部下為其效死力,是一個剛柔並濟的文雅儒將。
簡單說,陳慶之這個人雖然是儒將,確是一個實打實的狠人。
“名軍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這兩句詩絕對不是蓋的。
魏北海王元顥以本朝大亂為由降梁,並請梁朝出兵助其稱帝。出於戰略上的考慮,梁武帝以元顥為魏王,並以陳慶之為假節、飆勇將軍,率兵7000人護送元顥北歸。由此,才掀開了“白袍將軍”陳慶之千裏奔襲,前後作戰47次、攻城32座的不世奇功。甚至是,陳慶之率軍一日之內攻占三城,迫使丘大千投降。魏濟陰王元暉業率羽林軍2萬人來援,進屯四麵繞水之考城,陳慶之命部下在水麵築壘,攻陷其城,全殲2萬羽林軍,後直趨洛陽,所過之處,魏軍望風而降。
要說戰神,陳慶之絕對稱得上當之無愧的戰神。從李靖對陳慶之的褒獎就看的出來。
“和陳慶之有什麼關係?”李長思不解,牛見虎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