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電子市場(1)(1 / 2)

“什麼?兩個都賣掉了?你不會是找人刷的單吧?”電話那頭王北北一付難以置信的樣子。

“我有那必要嗎?”張一帆語氣中帶點得意:“而且還有人要買,資詢的人有好幾個呢。”

“那還不趕緊再多做一些賣?這東西也就是圖個新鮮勁,很快山寨貨就會出來了。”王北北有點著急。

“元件還沒完全收到呢,而且外殼也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張一帆無奈道。

他也想多賣些賺點錢,一個能賺二十塊,賣十個也有兩百塊錢了,隻不過,網上買的器件分好幾家店鋪,有些到了,有些還沒到。

“你現在在哪裏?”王北北問道。

“還能在哪裏,在家裏啊,”張一帆道。

“在家等我,很快就到。”王北北完就把電話給掛了。

放下手機的張一帆有些莫名奇妙,打電話給王北北,隻是想告訴他自己的想法沒有問題,這東西肯定有市場,隻是大和而已。

也不知道風風火火趕來幹嘛,要想看證據,直接後台截個圖發給他不就成了,難不成以為自己騙他不成?

張一帆也懶得理,反正人來了就知道了,王北北想在家裏吃飯或者去地裏摘瓜都由他了。

下雨,他哪也去不了,也不想去,在家研究一個新的東西。

這兩下雨,瓜地連水都不用澆,當然,有機肥也沒有開機生產,反正沒什麼訂單

養豬場的豬出手也就是過幾的事情了,沒了豬糞之後有機肥就等於沒原料了;

不能像之前那樣,產出來多了就往瓜地菜地裏扔,得省著點,怎麼也能賣點錢。

新東西倒是有點思路,但是困難也有點多。

主要是這兩老爸老媽老喜歡指使他幹這幹那,要麼取個快遞,要麼買瓶醬油,再要麼買個打火機或者到地裏摘點菜。

這讓他覺得打傘很麻煩,穿雨衣又有些不方便,張一帆想要弄一個取代雨傘的東西;

這種想法已經不是第一次有了,但是之前總是沒頭緒,而現在,總算是有了那麼一點。

也不是什麼高科技的玩意,大致就是用高壓氣流把雨水吹開,從而達到遮雨的效果。

實現方式也考慮了幾種,比如和傳統雨傘一樣棍狀,用手撐的,但是這樣做意義不大

主要是打著根棍子走在街上,那畫麵感也有點太

然後,可以用頭戴式的噴頭,用管道連著背後背的氣缸~張一帆甚至畫出了好幾幅草圖;

這個構思,可以極好的避免了棍狀的尬尷,但是使用者在使用時不能抬頭或者低頭,否則氣流的角度會有問題

同時,這個氣流吹雨滴,濺射效果非常強,肯定比甩雨傘要強許多

雨帶著這個裝置上街,意味著就是一個行走的拉仇恨工具可以遮雨,但是有很高的機率會被人按在雨水裏打

還有一個大難題,放氣的速度和氣罐的容量決定了遮雨時間的長短,不可能限定使用者隻能使用十分鍾或者五分鍾

在雨走著走著,突然沒氣了,然後被淋成落湯雞,那使用體驗肯定極差,甚至想謀殺發明者!

把氣罐的容量設計大了,也就意味著有極大的空間和重量,背在背後無比累贅!

而且,壓縮空氣的壓力大了也是個危險源,誰也不想在自己身上背個像煤氣罐的東西。

‘難道這次,我的想法有問題了?’張一帆有點失望地想著。

“在想什麼呢?”王北北的聲音響起。

“你是鬼啊,走路沒有聲音的。”張一帆氣道,他被嚇了一跳。

“是你太入神了,”王北北道,“走吧,我們車上。”

“去哪?”張一帆一愣。

“去市裏買零件啊,快點,我可不想太晚回來,”王北北催著。

“我沒錢了,”張一帆攤了攤手。

“一萬夠不夠?”

“夠了,”張一帆連連點頭。

“一個月之內還我,不收你利息,去市裏的油費和高速費你出,還錢的時候一起結算。”

“好!”張一帆開始動身。

他知道,這種方式是王北北的習慣,可能跟他家是開廢舊回收場的原因,有生意往來賣家買家,也有在場子裏打工的工人,故而習慣明算帳。

張一帆對此並不反感,甚至還有些喜歡這種方式的往來,要是老讓朋友吃虧,那就沒意思了。

車上。

“其實也沒必要這麼急,我已經訂了五十套的材料,可以賣一陣子了,”張一帆道。

“看樣子,你還沒意識到問題的急迫性。”王北北一邊開車一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