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一詞,含義頗多。九州在古代乃是中原的代稱,古代中原有九大部落,自大禹治水,以仁德得治天下之後,一統中原,以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為名,鍛九鼎立九州,這便是九州的來源,被後人稱之為古九州。
而中原古九州隻是這片大地上最中心的一座大陸。上古中原古九州能人輩出,大浪淘沙,不知誕生幾多人雄。在野心家的推動下,人雄征戰其他大陸。百十年後,大地一統,而這片世界上恰恰有九座大陸。
中原古九州人士為懷念遠古大禹之德行和功績,分九鼎至九座大陸,冊封九座大陸為九州,史稱今九州。由於今九州涵蓋這方世界所有的大陸,如今的九州概念也有將海洋囊括其中,泛指全天下的意思。
自遠古之後,除了幾處絕境險地以及蠻荒獸人之外,所有人類皆自稱九州人。九州的時代不知從何時開啟,九州的觀念一直延續至今。即便是數個時代以來,今九州多次分裂,也不改九州的觀念。
一代代口口相傳,一輩輩薪火相告,一世世血脈傳承,九州在今天儼然成了一種情結。
在這個世界上,值得與九州相提並論便隻有兩個字,武學。這是冷兵器的時代,武者施展武學,可十步殺一人,可一人敵萬軍,可錦衣行千裏。傳說中武學的最高境界者,一人可抵一州之力,一招一式有毀天滅地之威能,有神靈俯瞰之威嚴,屠殺百萬大軍如同囊中取物,易如反掌。
九州與武學交織在一起,時代變遷中,留下一個個動人心扉的故事。而我們的故事便從荊州大陸邊緣蠻荒之地說起。
蠻荒位處邊緣荒涼地帶,是獸人世代而居的祖地。對於中原人來說,蠻荒是廢棄之地,獸人是化外野民,種族的歧視從未終止過。但九州人不知道是,在蠻荒也有正統人類的存在,而正統人類同樣受到歧視。
種族,狹隘的地域血脈觀念。但種族二字有極強的陣營和歸屬感。因此種族之間的戰爭從未中斷,而不會終結。
外界九州的九月還是夏末秋出之際,而荊州的蠻荒卻下起紛紛大雪。好似天界的紡織廠向人界敞開了大門,鵝毛布匹般大小的雪花滾滾灑向大地。如此大雪對於蠻荒人而言,是漫長冬天的開始,也是最後一次的大狩獵開始。
紛紛大雪中,有一個消瘦矮小的少年,如鬆鼠般靈動,似細狗般迅捷。少年身影閃動,速度不快,卻極具前行的經驗,在蠻荒貴族獸人眼中,複雜的地形裏,這樣的正統人類比千裏馬更加實用。
少年急行七八裏,便趴在地下,呼吸低沉勻稱,四肢軀體一動不動,趴在那裏用不了片刻,便與冰雪融為一體。哪怕是最具經驗的獸人也斷然發現不了他半根汗毛。少年在雪地休息片刻,四肢還未凍僵,便再次啟程,又是前行七八裏。如此這般,循環往複,少年來到蠻荒深處近百裏。
蠻荒,蠻荒除了荒涼,還有蠻字在頭,這裏蠻獸之名還勝過它的荒涼之景。深入百裏,蠻獸多出了許多,雖非遍地橫走,但也白日常見。少年如同之前一般,趴在雪地裏,一動不動,以奇特的呼吸之法,瞞天過海,騙過一波波的蠻獸。
夜幕降臨,蠻獸紛紛趕回棲息地,不再奔走覓食。此時有一群蠻狼走過,諸多蠻狼身上依稀可見的傷口還在滴血,微弱的啪嗒聲傳入少年耳中,他便能分析出蠻狼的數量。這番本事沒有四五年的狩獵經驗是練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