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素的回答在意料之中,老鯨的光棍卻是讓王魚多少有些意外。
不過轉念一想,他便也釋然。
其實於老鯨而言,天大地大,也不如老娘的恩情大。不管子母凶煞或者三生甲士多可怕,也不如老娘過不上好日子可怕。
這就是大孝子老鯨最質樸的理念,也是讓他一個二十郎當歲的小夥子從未遠離過家鄉去遠方闖蕩的原因。
為了老娘的幸福下半生,他是願意拿命去搏的人。
“那好!話說千言不如一動,先設法找到岔路口再說。”
王魚也不廢話,率先向前方摸去,吳素居中跟上,老鯨則押在後麵。
通過十幾分鍾的較量,王魚三人摸清了身後三生甲士的速度,便沒了一開始的慌亂,而是有意維持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順便也有餘力查勘工坊地形。
自己有沒有接觸過陵墓石俑工坊的資料,或者爺爺有沒有講過這些,王魚已是記得不太清楚了。
但常識告訴他,既然是石俑工坊,就不會隻有一條長長通道的道理。采石場、製作室、工具室、甚至是開鑿工匠的吃喝拉撒等等,不管歲月如何流逝,在這樣人跡罕至的地方,這些存在一定會留下痕跡。
隨著行進時長,通道內的環境逐漸也有了變化,少了濕潤,多了幹燥,空氣中一直彌漫的水汽,更是漸漸的消失不見,王魚斷定他們已經完全走出了湖底範圍。
問題在於,通道的地勢是逐漸向上的,坡度雖然不大,但走了這麼長時間,至少也應該是和湖麵平齊的高度,可為什麼他們三人還在地底?
王魚把疑問說出來,三人討論一番,最後一致認定,他們是從湖底走進了山底。幸好不是來時的那座峭壁,因為石頭的質地差別很大,這個發現讓三人都鬆了口氣——若是轉一圈又回到了原地,那才真是氣死個人。
“我說魚爺,你說的岔路口還有多遠?”
又是幾分鍾過去,一直埋頭前行的老鯨按耐不住性子,在後麵嚷嚷著問道。
王魚正舉著手電,一路低頭查勘,也不抬頭,直接道:“應該快到了,你們或許沒有留意,自從兩三分鍾前,地麵上的人工痕跡就多了起來,而且殘破的石俑也越來越少,說明曾經這附近的活動很頻繁,或許是石俑分裝的中轉站也說不定。”
吳素撫摸著身側明顯有人工痕跡的平整山壁,點頭道:“的確如此!”
“咱後麵那貨可還不依不饒呢,大腳板子甩起來不比咱們慢多少,小魚你心裏可得有個底。”
王魚不置可否的“嗯”了一聲,腳步卻一直沒有停留,老鯨提了個醒,便也不再說話,三人繼續前行。
又過了一隻煙的時間,就在老鯨以為這條路永遠也走不到盡頭,會不會又是“鬼打牆”“遮陽眼”之類邪法的時候,忽聽到了前頭王魚的聲音。
“就是此處!”
老鯨忙擠到了前頭,接著他便看到了極其壯觀的一番景象。
“這……真他娘誇張!”老鯨看著眼前的一切,驚的大張著嘴巴。
“好大的手筆!”
吳素也情不自禁的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