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裏瀟然似乎很忙,從下人口中得知:江北行省的中都數城,多次發生洪澇災害,而宮中播下的銀兩,卻遲遲到不了災區。
皇上已經派下兩名顧命大臣,名義上是去安撫災民,控製災情,實際是去暗查銀兩的下落。而此去的大臣都是有去無回,所以人人都是你推我讓。
直到傳出兩個驚人的消息:其一,皇太後昨夜起程遠去佛莊為皇上祈福。其二,皇上昨夜留宿坤寧宮之時舊疾再犯。第二日早朝我爹爹唐淵當朝奏請皇上,封肅王瀟祈為顧命大臣,南下遠去中都。驚人的是睿王爺當朝表示出略為讚同的意見,但是瀟然當庭表示出堅決反對的態度。
派係間的爭鬥也因此得到了升華。
而我的猜測是太後和睿王都是知情的,可是到底皇上欲以何為呢?
我在府上日思夜想了幾日,將整個時局想了一篇:就算太子有東澤軍,確是遠在甘州。京變需要的不是背後人馬多少,而是對帝都的控製。
今日的局麵特別的怪,控製帝都人馬最多的是睿王爺,他手握三萬玄騎士,不遠的陽城駐紮著遠征軍的三萬鐵驥,旗下還有瀟寒手中的兩萬親衛,趙虎手中的一萬守城步兵。經過上次的產婆一事之後,睿王爺手下的堅甲利兵的死士也是不少。
正是因為如此,即便是派係鬥爭日益激烈,局麵卻依然穩固。
其次就是瀟然在荊州的左翼軍,和帝都的五萬禁軍,但是禁軍比較複雜太子係的較多,而太子在東宮有自己的三萬東宮侍衛。
“胭兒。”
聞聲轉身,看著不遠處的若薇穿著一身的宮裝,向我走來。
身旁的七兒和橙兒屈膝行禮,“參見安國公主,公主吉祥。”
若薇親昵的喚了我一句:“四皇嫂。”
忍不住笑了,心也跟著被揪了起來,若薇這樣的人實在不適合待在宮中。
轉眼間若薇拿出一塊絲巾,很認真的問道:“你應該告訴我,我為你繡的手絹為何會在瀟寒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