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賣地(一)(1 / 2)

鄔善大師聽著琴聲,隨而便抓起棋子,在布滿酒杯的棋盤上,落下一子,黑白分明。

對麵不相見,用心如用兵。算人常欲殺,願己自貪生。

得識侵吞遠,乘危打劫贏。有時逢敵首,當局到深更。

鄔善大師一邊落下黑白二子,獨自廝殺,一邊說,人們常說:人生如棋!人一出生就注定落入棋中,開始了不停的與時間對弈,與命運對弈,與別人對弈,與自己對弈。如何走贏人生?這與棋理是何等的相通!雖然是一盤棋,卻是奕者智慧的對壘、經驗的較量、膽識與心智考驗,也是意誌與靈機的比拚,更是體現著人的境界、深度、人生觀和價值。這千古不衰的遊戲融進了多少禪意玄機,讓世人樂此不疲的遊戲其中而沉思於此!

人生如棋,棋如戰場,是一場永不停息的搏弈。真正的知己,抑或就是對手。古語雲“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懂得籌謀才能成功。行棋就是要運籌帷幄、未雨綢繆、縱攬全局、堅毅果斷,但也要懂得學會放棄。學會下棋,才能了解人生、戰無不利。

可是,我贏了,必定我兒子會輸,所以我贏了反而會痛苦。白知範說著。

所以,我時常自己跟自己下棋,贏了自己我也不高興,輸了我也不會惆悵。鄔善大師說道。

錚~張朝天播動的琴弦突然斷了一根,發出淒慘的聲音,眾人皺眉,都覺得不好,隨而張朝天放下古琴,從筆案上拿起一根狼毫毛筆,寫了個“空”字。

鄔善大師點頭,還是張朝天懂他,無論你如何爭,到頭來還不是個“空”字。

好一個“空”字。白知範說著。

天下最後一個儒生的字果然不同尋常,我聽聞,學書,必先求平正,平正既得,則求險絕,險絕至極,複歸於平正。學書有成的人,大都經曆了“平正--險絕--平正”的這樣一條道路。初學書,必先立法度規矩,尚平正,以立筆法結構之基礎。入門之後不免經曆筆山墨池的辛苦。既有所得,則追摩前輩法書之精神氣象,一朝靈感觸發,情思倏至,下筆則恣肆豪放,顧盼生姿,有奇崛突兀之勢,然而不免有過分,有欠缺,有張狂。到了“人書俱老”,達到藝術上的成熟時,下筆則氣象簡淡,平正樸實,不求奇險而筆筆皆奇,不求獨特而筆筆難摩。古往今來大書家一生藝術風格的變遷,無不映證了這樣的規律。永遠停留在第一個階段的平正,永遠都隻是書法的小學童;懂得了第二個階段,始可言書;而達到第三個階段的平正之後,才是真正懂得了書法之道,達到了遊刃有餘,運斤成風,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以學書的曆程證之人生之路,何嚐不是“平正--險絕--平正”的路途。我們度過了規規矩矩童年、少年,有時覺得生活無聊呆板也無可奈何;到了意氣風發的青年,始知自立自主,屢有奇想,敢做敢為,“初生牛犢不怕虎”,卻有步入歧途的可能;到了閱世頗豐,思想成熟的中年、老年,則有看透,有徹悟,寵辱去留無所動心,就有一種臨風自笑的雍容。

張師父果然是經曆了三步的大家啊。

張朝天聽了頗為無奈。

我,隻是經曆了第一步,真正的險絕還沒有到來,對於書,我還是個小學生啊。

白知範聽著有些啞然,若是張朝天這麼說,那麼天底下還有幾個會真正書寫的人呢?從這裏,白知範又看到了太多。心境上有太多的波瀾。

張朝天將那個空字邊上畫了個圓,點了許多個點,這些個點,就是圍繞著空字邊上的圈,在裏麵迷茫苦苦追尋的人,他們想要跳出那個圈,得到自己的追求。

白知範看著這副,跪在蒲團上的身子猛然直起來,臉上充滿了驚訝的表情。

天地之大猶如一個圈,我等迷迷茫茫之中的追求,便是為了跳出這個圈,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如果當你真正跳出這個圈的時候,你才知道一切都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