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小子,你要明白天生的責任與後來的責任是不同的,這就是你的命,誇獎對你來說沒有用。卓別離語重心長的說著。
嗯,那卓師傅既然誇獎了她就要好好教她吧,她毅力果然很堅強,我覺得我小時候練的功夫她都能承受的了。孫孝說著。
嗯,我看也行。卓別離捋著自己鋼針一般的大胡子認真的說著。
張嵐看著這兩人一唱一和,怎麼覺得有些不詳的預感呢?
哎哎哎~我毅力雖然好,但是我也是個女人,這生理上還是有些不一樣,我覺得不可以同日而語。張嵐急忙說著。
我知道,凡是我卓別離的學生,第一要學最厲害的拳法,第二要學最打磨身體的拳法,第三,要學最不傷身的拳法,我不會害你的,來,先教你基本功,上去~卓別離對著張嵐說著,說完便對著邊上的十八根三尺高的木樁嘟了嘟嘴。
張嵐看著木樁有些皺眉,說著:我才剛剛開竅,這身體軟的不行,難道不用我休息休息嗎?你的拳真的不傷身?
你不懂,正是因為你剛開竅,基業初建,所以我才讓你站樁的,給你打下根基,“要把骨髓洗,先從站樁起”,站樁是一種姿勢,這種姿勢能調動全身的氣機,促進氣血的流通。
站樁既能保養心神,又能鍛煉形骸;既能健強腦力,又能增長體力。是你現在必要學的。卓別離說著。
哼,有那麼神嗎?我小時候也練過,站樁不就是蹲馬步嗎?我也沒覺得怎麼樣啊。張嵐不相信的說著。
那是你境界不夠,俗話說,“萬動不如一靜,萬練不如一站”。
人在年輕之時,一般下焦比較實,上焦比較虛,上焦是指心與肺,下焦是指肝與腎。上虛下實,元陽充足,頭目清醒,人就充滿了活力。這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樣,天上風輕雲淡,地麵綠樹成蔭。
然而,到了老年,人會漸漸地變為下焦虛,上焦實。上虛下實,頭輕腳重,人就會神清氣爽;下虛上實,頭重腳輕,人就會昏昏沉沉。所以,醫道認為上虛下實是身體健康的標誌,上實下虛則是病態的表現。
人為什麼會上實下虛呢?這是因為氣的流動不通暢了,氣都集中在了上部,不下降了,上麵當然實了,下麵當然虛了。
天地是個大宇宙,人體是個小宇宙,人體的法則遵循天地的法則。天地之間清氣上揚,濁氣下沉,人體之內也應該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人體之內上虛下實,天地之間也應該上虛下實。如果下麵的地虛了,森林被亂砍濫伐,水土流失,那麼,上麵的天就變實了,沙塵暴會籠罩天空。
武醫養生的道理也一樣,要讓上焦的心肺之氣降下來,先要讓下麵的肝腎之氣充實起來。方法之一就是站樁。站樁站樁,關鍵是一個樁字,樁就是要讓身體的下半部分穩定下來,要有生根之感。你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裏,頭頂天,腳踏地,身體先有了根,體內的氣才會自動地慢慢回歸原位,該上升的上升,該下降的下降,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時間一長,身體就恢複到上虛下實的狀態。
這就好比一杯渾濁的水,你越攪動,它越渾濁,你讓它靜止不動,輕的東西就會往上浮,重的東西就會往下沉,不一會兒,你就能看見一杯清澈見底的水。卓別離淡淡的解釋道,倒是像個教學的老夫子。
看你五大三粗的,沒想到還能說出來這麼多的道理來。張嵐有些驚訝的說著。
該叫師父,要尊禮法。孫孝說著。
什麼狗屁的禮法,老子又不是老張頭,不用搞那麼多文文縐縐的,小女娃,我看你脾氣跟我挺合的,隻要有酒管我,你想學什麼,老子都能教你,嘿嘿嘿~卓別離開心的說著,倒是絲毫沒有給孫孝半點麵子。看的孫孝一陣傻眼的。
那好,我先站樁,張嵐笑著說道。倒是不理孫孝,隨即一步跳上樁去。紮了個馬步,她倒是有些根基。
站樁時曲肘抬臂、屈膝下蹲,其目的就是讓身體重心下降,使下麵充實,下麵充實了,腎精就會充實,腎精充實了,宗氣運行通暢,心肺之氣下降,肝腎之氣上升,這樣一來,人就進入了上虛下實的狀態,
“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
卓別離對著張嵐說著,看著張嵐的馬步是一陣搖頭的,隨即拿著那根燒鐵棍在張嵐的身上一陣指點的,頓時讓她站的“正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