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和尚的到來,如所預料,但是他的到來,讓這場爭鬥便得到占時的停止,是所有人預料不到的,即便是孫孝與賴川東。
兩人的臉上都露出了一絲怒氣,或許這個和尚不應該這麼強,自己拚死拚活的,不但沒能阻止他們的腳步,反而讓他們變得更加凶殘,而這個和尚,這個和尚真讓人討厭啊。
有時候,殺人不如教他們怎麼做人,得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惡,才能讓他們怎麼醒悟,怎麼做人,怎麼做一個好人。慧眼和尚說道。
廢話,老子都被砍出血了,你有這本事,為什麼不早出來?賴川東生氣的說,背後的傷口還在流血,臉上的狼狽因為說話有些急,而氣喘的有些重。
我知道你們不是很聰明,但是沒想到已經到了蠢的地步,你們殺人,殺這麼多人,我隻能說阿彌陀佛,“佛以慈悲為懷”,這是人人耳熟能詳的的話,為什麼你們就不懂。慧眼和尚說,他看孫孝要反駁些什麼,便不讓他開口,繼續說,隨即孫孝便無奈的閉嘴。
我知道,你們要說你們不是僧人,慈悲不關你們的事,然而,慈悲不是徒的專利,慈悲是一切眾生共有的信念,人間因為有了慈悲,生命因此充滿了無限的意義;巔沛的人生歲月裏,因為有了慈悲,前途才有無限的憧憬。
慈悲之心是萬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慈悲就是佛性,有了慈悲,眾生因此皆得成佛。慈悲也是人應該具備的條件,一個人寧可以什麼都沒有,但不能沒有慈悲!一個有慈悲心的人,言行舉止都如陽光、淨水、花朵,可以帶給人間光明、清淨、歡喜。
慈悲不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當公理正義遭受無情的打壓排擠、當正人君子受到無端的毀謗抨擊時,能夠挺身而出,這就是一種勇敢的、積極的慈悲。慈悲要有智能,慈悲不是一時的惻隱之心,而是透過公理的感動助人;慈悲不是熱鬧的隨眾起舞,而是心存正念的服務濟人;慈悲也不是私心的利益親友,更不是有所求的惠施於人,慈悲的最高境界是怨親平等、是無我無私。
慈悲是自己身體力行的道德,不是用來衡量別人的尺度,真正的慈悲也不一定是和顏悅色的讚美鼓勵,有的時候用金剛之力來降魔伏惡,更是難行能行的大慈大悲。你們懂,但是你們不去想,不去做,這比沒有慈悲更可惡。風雨中,慧眼和尚苦口婆心的說。
孫孝低下頭,臉色變得極為痛苦,自然不是被點化了,而是他覺得,他又開始討厭這個瞎子了。
賴川東嘴角抽搐,好像是傷口疼的更加厲害了。
突然,三人的頭頂飛來一人,那人凶神惡煞,手中的短刀有目的的朝著慧眼和尚劈了過去,要一刀劈開他那圓滾滾的光頭。
慧眼僧是瞎子,他看不到,但是心裏有,隻見慧眼僧甩手一指,突然那人的額頭上便多了一個窟窿,噗通一聲便摔在了地上,成了一具屍體,他的臉上沒有善,隻有惡。
當然,如果一個人連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了,也不想學做人的道理,那麼隻有一個辦法能讓他們解脫,那就是教他們怎麼做一個“死人”。慧眼僧如是說。
話盡,雨中沉寂,沒有人說話,沒有廝殺,隻有雨聲,那些臉上對這個瞎和尚產生了無比敬畏,軍人的紀律性在和尚麵前失去了作用,並非是他們沒有勇氣,隻是多了某種敬畏與忌憚,血性與自殺是兩碼事,他們懂,比什麼人都懂。
孫孝猛然抬頭,看著橋上的人,雨水順著臉頰滑落,他大聲喊道:結束吧,不必要無畏的犧牲,你們進不去的,我也是有善心的人。說完孫孝的臉上便透露出善意。
莫文華看著孫孝那善意的臉,便覺得有些厭惡,你他媽的臉上的血都沒擦幹淨你跟我說你也是有善心的人,你也不看看地上你殺了多少人。
莫文華不想爭鬥,這些人雖然跟他沒什麼直接關係,但是成批,成批的死也讓他膽寒,但是上麵的人想要孫孝死,那他就得死。
莫文華冷漠的揮揮手,讓那些占時得以休息的士兵繼續前進殺戮。
孫孝看到莫文華的手,便怒目相視,隨即對著那些士兵吼道:你們知不知道這個蠢貨跟日本人聯係,你們知不知道今天的戰鬥有日本人參與的一份,雖然我沒有經曆過那個年代,但是我想你們的祖輩們應該都在你們小的時候說過某些戰爭的事情,而關於日本人的種種,我想你們應該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