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下的暗勁也不差。孫孝孤傲的說道。文人相輕,武人有時候更相輕。
武者的幾個境界,豎勁,橫勁乃是基本功,明勁算是小學功夫,這黑叔也頂多算是小學的功夫,雖然一身皮肉內外打理的結實,功夫手法也不錯,但是卻達到更高的境界,所以孫孝並沒有太重視。
黑叔聽出來孫孝的諷刺意味,不過並沒有生氣,孫家人有資格諷刺他。
明勁易骨,練精化氣。將人身中散亂之氣,收納於丹田之內,不偏不倚,和而不流,用九要之規模鍛煉,練至於六陽純全,剛健之至,即拳中上下相連,手足相顧,內外如一。明勁練之總以規矩不可易,身體動轉要和順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齊而不可散亂。明勁用法起如鋼銼,落如鉤杆。起如風,落如箭,打倒還嫌慢,追風趕月不放鬆。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氣連心意隨時用,硬打硬進無遮攔。打人如走路,看人如嵩草。
十個八個武林高手我碰上也不怕,就算是刀槍火海我也能闖,不過單單遇上了你孫家人,那演武堂並非虛設,我甘拜下風,隻是你先前表達了你的態度,我現在也表達我的態度,若是你在膽敢對李先生不敬或是有越軌的行為,即便我是拚死也會與你同歸於盡。黑叔狠狠的說道。
孫孝聽著黑叔的話,知曉他的決絕,心裏便是起了三分佩服,忠主之人必定俠義,武者應有俠義之心,即便明知道不敵也會拚死相博,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武者便是如此,越是性格剛烈越容易讓人敬佩。當然若是心裏陰暗的人自然會更加厭惡。
真正練明勁之法,先站三體式片刻乃至半個時辰自感神氣圓滿,勁力通達,然後開架練拳。練時鬆中出力,自然舒和,以不憋氣,不使用拙力為要。初習者更不能求快,應一式一式地練,力求步穩身正周身不失鬆和均勻,呼吸不失自然,胸腔不能緊張,發力要求鬆緊得當。而且每次練完後必散步拍打以消火氣。
練時先要鬆開周身,氣沉丹田,不必強求呼吸運力之法,以自然為要,一舉一動須合乎規矩,整齊不亂,鬆肩垂肘,撥頂提肛,虛心實腹,鬆腰合胯,動作舒展圓活而又不失自然。如此練習一段時期,周身自然和順,勁力自然通達。此時即須在練習時意念微注意肘部,動作到位後即要根節鬆,梢節緊,以求慢慢將沉墜勁,即爆炸勁練出來。
練習大約一兩年後,即可帶著練明勁,但要注意發力時隻能發出四五分勁,慢慢逐漸加大發勁力度與次數。發力時根節一定要鬆,中節一定要沉、墜、裹,鬆中出力、以柔用剛、以緩用急。這樣練的好處是,較易體會丹田發力及勁力的陰陽變化,且絕無周身僵滯,頭暈目眩,火氣上升之苦。
但須注意勁力雖柔,一定要做到鬆而不懈,和而不流,周身不失中正,姿勢尤須挺撥,不可軟塌。練明勁為外剛內柔,要求外形發剛勁,內意柔和自然。而練柔勁則要在周身和順後逐步做到外形雖柔,內意卻是堅剛,一舉一動,圓活而沉實,動作到位後,不管發勁與否,總帶著剛的意識,心中稍微一動,便從丹田發抖摟之力。
明勁無論是在站樁時還是在走架練勢中,五指都極力撐開,掌心勞宮穴的吸力過大過實,拇指根部的關節向外撐第的勁力極大,因而所體現出來的勁力,也就勁大力足、僵滯不活。練中要逐步將這種僵力,換為圓活靈巧之勁,鬆肩,肘尖要下垂,並使前臂中的尺橈二骨蘊藏一定的內勁,塌腕,勞宮穴宜內含,其吸力不可過實過大,要使五指彎曲成弓形,自然地相分伸出,練時要慢慢,用時要快要猛。
明勁是形意的剛勁不是蠻勁,是“明白”的勁,是懂得的勁,是按規矩練出的上下相連整齊內外如一的勁,久練,自然會鬆,鬆中再出的勁才是真的剛勁,不是有多大勁使多大勁練出來的才是剛勁。練暗勁化勁後一樣有致命的剛勁,那是極柔後以至在虛無中發出的勁。
但是暗勁乃是更高的一個層次,明勁不達到巔峰,不可能會突破的,你之練習能達到明勁而停滯,想來是功法不對,而且體內有傷,照我的方法練,相信不多久你就能突破了。孫孝說道。
黑叔聽到孫孝的話,如五雷轟頂,整個人神情呆滯,細細品味孫孝的功法,雖然簡單,但是道理明顯,也點出了他常年練習的錯誤之處,原來明勁並非剛而是柔,剛中帶柔~果然,果然是孫家的演武堂出來的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