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了藥堂,孫孝準備進內閣,孫家人也時常替貧苦之人治病,所以藥堂內設有內閣,專門用來治病所用。

哎,好奇怪啊,門口居然有個瞎子和尚?李夢瑤跟林伊看著那一臉傷疤的和尚便躲的遠遠的有些害怕的小聲嘀咕著。

盲的是目,而活的是心。朱珠說道。

慧眼和尚嘴角付出一絲笑意,平淡的說道:懂我的人,自然懂,不懂我的人,看的隻是表象。

好奇怪啊,神經病。李夢瑤跟林伊都害怕的躲著那和尚,趕緊的跑進藥堂了,一進藥堂又看到個老僧在下棋,他自己跟自己下,還下的聚精會神。

哎呀,夢瑤,這老和尚有病吧,自己跟自己玩的還那麼認真。林伊不解的問道。

哎,我發現這裏的人都不怎麼正常啊,難怪孫孝那個人那麼奇怪。李夢瑤小聲嘀咕道。

古人時常盤腿席地而坐,暫且放下心中的煩事。安然於日常下圍棋中去思考布局,於下圍棋中心靈與陰陽棋子相通,全神貫注於黑白棋盤,思考陰陽平衡之道。身心入空靈定境,於從容落子間,十指頻起頻落,十指連心,通經活脈。如此說來,下圍棋又何嚐不是一種修行養生的妙法呢!

又人生就像弈棋,一著之失,全盤皆輸;而且人生還不如弈棋,因為人生不可能再來一局,也不能悔棋。但下圍棋卻可悔棋和再來一局。於日常下圍棋中,於明白棋理之中,能明白很多人生見地,誰又能說下圍棋不是在參禪悟道,開悟人生呢?所以大師並非是自己跟自己下棋,他是在修行。朱珠平淡的說道。

鄔善大師一子將落,卻停下一招,看向說話之人,覺得這個女孩兒倒是不一般,隨即笑著說道:“夫萬物之數從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數之主,據其極而運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數;分為四,以象四時;外周七十二路,以象其侯;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陰陽。局之線道謂枰,線道之間謂之卦。局方而靜,棋圓而動。白古及今弈者無同局。”

說什麼啊,聽不懂~老和尚能不能說普通話~普通話,你會說嗎?李夢瑤古靈精怪的說道。鄔善大師並非漢人而是藏人,所以李夢瑤倒是在調侃起鄔善大師來了。

朱珠聽到李夢瑤的話,便對著鄔善大師說道:對不起大師,她不是不禮貌,隻是不懂,不懂者無知也,莫怪,說完朱珠就對著李夢瑤解釋道:大師說的是“萬事萬物的數量,總是從一開始。圍棋的路數,總計為三百六十一。

所謂一,這是其他數產生的依托,把握了這個根本才能控製四方。所謂三百六十,這是模擬周天的數目。分成四個角,這是模擬四季的數目。

每角各分九十路,這是模擬每一季的天數。周圍七十二路,這是模擬時令的變化。枯棋三百六十,白子和黑子各占一半,旨在仿效陰陽。棋局的線、路叫做棋盤,線、路交錯所構成的方格稱之為拐。

棋局是方形的、靜態的,棋子則是圓形的、運動的。

從古到今,對弈中從未出現過相同的棋局。

”所以說,一局圍棋就是一年的光陰,或風平浪靜或硝煙四起,如此演繹著每個人對圍棋的理解、也反映出人生的境界。

大師已經到了化境,一邊修行一邊衍算天地命運。朱珠解釋道。

孫孝聽著朱珠的解釋,隨即便看向了棋盤,他不是很喜歡下棋,也不喜歡圍棋之道,更不喜歡佛道,因為需要莫大的忍耐力,所以他不常去體驗明悟鄔善大師終日在這裏下棋到底是為了什麼,現在他終於知道了,這是一種修行。

請~鄔善大師什麼都沒說,便對著朱珠做了個請的手勢,請她對弈一局,人能得一知己者乃是天地幸事,若是能得一懂我,知棋的自己,那便是三生有幸。

鄔善師父,稍後吧,朱珠小姐身體不適,我要為其醫治。孫孝說道。

嗯,也好,醫者要有仁心,但更要有明心,當看清病理才能醫治,否則隻會耽誤病人。鄔善大師說道。

孫孝聽著鄔善大師的話,知道他的意思,朱珠的病很複雜,形成原因許久,若是一般的庸醫隻會當做氣喘來醫治,但是他孫孝自然不是一般人,已經看透朱珠的病兆與成因。

知道了師父。孫孝說道。說完便請著朱珠進屋。

朱珠對鄔善大師點了點頭,便進了屋子,李夢瑤跟林伊兩個人有些暈乎,都不知道這些人在說什麼,隨即滿心怒氣的跟著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