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貴的家在姑孰橋的橋頭,姑孰鎮是當塗縣有名的鎮,南靠當塗的太白鎮和護河鎮,北依馬鞍山銀塘鎮,東有長江,西為新丹博副城區。乃是風水寶地,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姑孰城自隋煌五年便開設太平府作為當塗的首腦,姑孰城是一座富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古城,其最大特色是城內建有一個完整的水循環係統。明萬曆年間,城內開挖四條市河,東西、南北走向各二、玉帶河、市河上架“慶城”、“金城”等拱橋十七座,方便居民出入。
市河由東關、南關、西關引護城河之水入城,再由北關出水,而護城河則通過城東南的新壩、城北梅莊閘與姑孰溪、長江相通,實現了外河、城河、市河的連接,以及淨水的引入和汙水的排出。市民依河而居,徹底解決了姑孰城內居民生活用水的困難。這種整體的城池供水循環係統在中國曆史上是不多見的。
姑孰與當塗都是一樣的,是個內陸死城,但是這些水循環係統,讓這樣的死城變得活了起來,風水,風水,有風有水才能活。
姑孰城內現在依舊保留著古時候居民生活的環境,大多數居民沿著流溪河建造房屋,徽州的馬頭牆,白牆皮以及獨特的建築風格,讓姑孰鎮顯得格外的古香古色。
朱富貴的家便在流溪河橋頭最大的一棟宅子,而並非是高樓。
朱富貴開著自己的皇冠豪車,這是今年國內與國外合作的第一批車子,他這個當塗的富豪自然要買一輛,顯得闊氣。
幾人下了車,孫孝手裏拎著李夢瑤跟林伊買給朱富貴女兒的禮物。
嘻嘻~我最喜歡來朱珠家玩了,這屋子好漂亮啊。李夢瑤羨慕的說道。說完便看著這漆紅的大門,高大的匾額,上麵寫著朱門。
嘿嘿,你喜歡玩就多來玩嘛,朱珠一個人再家看書,我都怕她悶壞了。朱富貴急忙帶著三個人進了屋子。
孫孝打量著那匾額突然眉頭皺了起來,那朱門三個字寫的實在是醜,一點章法都沒有,像是不識字的大漢亂描的字,不知道這朱富貴為什麼還要把這匾額掛在門上。
突然孫孝便是看到那匾額邊上的私章,隨即便釋然了,大明洪武太祖朱八。
朱八不是別人,是朱重八,而洪武是他的年號,寫這兩個字的人是大明的開國皇帝朱重八,而這個朱門,很有可能就是皇親國戚~
進了門,孫孝看到一個老駝背的人守在門口,應該是守門的人,那人笑著跟幾人問了好,便關了大門。
孫孝進了門,打量了一下,隻是看一眼孫孝便知道這宅子絕對是姑孰鎮中最大的一棟府宅,一眼望去望不到邊,至少有兩千多平方米,內部有房屋粗略估算至少有六十餘間。
你們兩個丫頭去找朱珠去,來小兄弟,我帶你參觀參觀,你幫我看看,這宅子風水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朱富貴說道。說完便拉著孫孝要走。
李夢瑤跟林伊接過孫孝手裏的禮物便去找朱珠。
孫孝隻好跟著朱富貴參觀。
一路走來,孫孝覺得這古香古色的宅子不比自己的孫莊查,反而有過之,這裏的每一根柱子每一片瓦都像是新的,反觀孫莊四年不維護,便是已經破落不堪,孫孝跟朱老板在院子裏行走,整個宅子的建築圍繞著九個天井分別布置。正廳和後廳均為三間回廊式建築,兩側是家塾廳和魚塘廳,後院是一座花園。院落內還設有讀書的藏書閣和供打麻將的“排山閣”等。全宅有木柱一百三十六根,相加為十,寓意十全十美,木柱和額枋間均有雕刻,造型富麗,工藝精湛。
洪武宴請圖,孫孝看著那些柱子上的雕刻,便知道這朱富貴必定是皇親國戚之後。
朱老板原來是皇室後裔,難怪有如此好的氣運。孫孝說道。
嘿嘿,也算不上,古時候朱家窮的要死,好不容易那朱重八當了皇帝,我們這些沾親帶故的才能跟著風光,不過明朝滅亡的時候可就慘咯,哎,不過我們這一脈還好,在當塗算是大戶,雖然不識字,但是這生意也做的風生水起,各家都給些麵子,也不至於我們餓死,祖上沒留下什麼東西,這宅子倒是一棟,你看那藏書閣,幾萬本古書,不過我們祖上三代可是連一本都沒看過,這倒是苦了我女兒了,害得她要天天在家看書,先前的先生說這叫還願,我們朱家就想出個識字的人,好出息點。
要是早知道這樣,那時候我也就多看幾本,讓我這女兒少看幾本。朱富貴極為心疼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