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娃娃親?我在考慮考慮(1 / 1)

老人們常說,三歲看大,五歲看老!或許這在大部分人身上有所驗證,但是,自命不凡的戚言,怎麼可能跟其他人一樣呢!當然,這都是後話!欲知從何說起?請看下文分曉。

初夏的一個午後,門外的哭聲一聲高過一聲,戚言好奇的出門瞧個究竟。一個跟她差不多的男生,胳膊脫臼了,一隻胳膊死命的拽著媽媽向往身後躲,另一隻胳膊被戚爺爺強行拿著。戚言的爺爺是當地有名的赤腳大夫,中醫針灸尤其在行。說時遲那時快,戚爺爺一手扶著男孩的肩膀,一手拿著胳膊肘,一正一頂,“咯噔”胳膊就安上了。

戚言倚著門框偷偷看著,仿佛感同身受,那一聲響讓她忍不住哎呀的發出了聲。

男孩扭頭看向她,戚言熟睡後略紅的臉更是唰的紅透了。

戚言從小跟在奶奶身邊,隨時隨地貼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家裏來個人就臉紅,不大聲說話,也不去跟其他的小朋友玩。現代版的“大家閨秀”。

這一年過年後,戚言要上幼兒園了,說起來搞笑,上學是她主動要求的,身邊比她小的孩子都已經上幼兒園了,而戚爸爸是想讓她直接上一年級的,這時候,戚言已經七歲半了!戚言長大後每每說起來,都一副咬牙切齒的模樣:身背書包入學去,從此懶覺是路人!

入學第一天,戚爸爸將戚言送到班級門口,來領戚言的是他們的班主任,一個看起來很酷又很眼熟的老師。老師跟戚爸爸早就認識,兩人寒暄了一番,忽然蹲下身跟戚言說:“戚言,你以後做我的兒媳婦好不好啊?”戚言的臉漲紅,說了讓她有史以來最後悔的話:“我長大了再考慮考慮”。

再次見到小男孩,戚言有點討厭他,無賴是能想到的最貼切的詞彙。他竟然是班主任的兒子。忘了介紹,他叫邊強,小名陽陽。所以,以後上學的早上,她需要和同學們一起喊完老師好之後,再喊陽陽好!想象不到的傻,但是沒有人敢不從,你能想象每天會有一個老師拿著教杆追著一個男孩滿教室跑嗎?

上學的日子一切都是按部就班,每天早上必須喝了那雖然加了糖但還是發膻的牛奶才可以出門,冬天永遠最後一個到教室,不遲到的日子少的可憐,但戚言容易臉紅的毛病並沒有因此改掉。兜兜轉轉,五年級結束了。市裏教育改革,小學五年製教育改成了六年,但是六年級還是設在初中的學校,匆匆忙忙的,另一個學校的生活開始了,讓人來不及感歎與追憶,隻是戚言一直向往的畢業典禮泡湯了,因為六年級畢業,學校因為學生們隻是換了教室,並沒有離開學校,所以並沒有為他們舉行典禮,很是遺憾。

至於邊強,更多的是仇恨,你想象不到的氣憤,比如剛買的新t恤被他用鋼筆水甩了一身,冬天的棉線帽子被扔到了屋頂上,氣的滿頭靜電乍起的戚言直跺腳。他的調皮,能讓老師當著滿教室的同學喊他:你叫什麼邊強,你幹脆叫邊弱吧!

娃娃親?可不得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