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自大的尚之信(1 / 2)

尚之信在他的艦隊護送下,特意挑選了一處偏僻的河段,這處河段的江麵比較寬,水流也比較急,所以一般的船隻不會挑選這裏過江。但是尚之信卻偏偏在這裏,組織軍隊渡過昌江。原本他可以在容易擺渡的地方過江,之所以要這樣挑選,是因為尚之信害怕出兵的消息被楊雲知道,自從楊雲在石碌開辦工廠後,由於他的商品暢銷,現在過江采買貨物的商船來往不斷,再加上漕幫運送人口到石碌的船隻,所以尚之信害怕商人會把消息傳到楊雲那裏。

在尚之信下船後,水師提督,崔忠河按照跟尚之信約好的計劃,開始朝石碌駛去。他這個提督是尚可喜幫他安排的,他原先就是尚可喜的心腹,尚可喜分封到廣東後,就把自己的心腹安排到重要位置,所以尚之信的命令,他還是要聽的,按照尚之信的計劃,崔忠河隻要在海麵上封鎖石碌,所有到石碌的船隻全部扣留,不讓楊雲有機會逃竄。按照尚之信的說法,他這次行動是比較容易完成的,在尚之信看來,有西班牙人的艦隊加入,楊雲的艦隊必定要全體出動,這樣才能與獨眼蛟一較高下。所以他的艦隊在石碌海麵是安全的,也許楊雲會留下幾艘艦船保護運輸船,但是就憑幾艘艦船那肯定不會是他的對手,他的南洋艦隊的戰艦雖說不算是太強大,隻有75艘大福船,船上的火炮也不算太強大,每艘船隻有8門佛朗機炮,和一些碗口銃,火箭等老式裝備,但是他占有數量上的優勢,而且也不要小看了他的戰船,佛朗機炮雖然數量少,射程也不夠遠,但是它射速快。所以尚之信讓崔忠河放心的封鎖石碌,如果楊雲戰敗想從石碌碼頭逃跑,崔忠河還可以炮擊石碌碼頭,甚至有必要時候可以讓船員下船,登陸石碌,配合尚之信的地麵部隊,奪取石碌工廠。不讓楊雲有機會逃跑,不讓楊雲的船隊有機會搬運工廠。

但是崔忠河並沒有尚之信那麼有信心,在他看來尚之信的估計太過樂觀了,他以為他的行動秘密用的又是訓練的借口,但是這麼多人的一隻軍隊出城,怎麼可能不被人發現,楊雲又不是傻瓜,怎麼可能不清楚以他海盜的身份,每天嘩嘩的銀兩收入,怎麼可能不會引起他人的眼紅,怎麼可能完全相信外人不做防備。要不楊雲也不會組建軍隊,艦隊了,說是保護石碌工廠的保安,誰信?在他看來,這些全是借口,保護一個小小的石碌工廠,那裏需要這麼多人,這麼多戰艦?完全是為了防備尚之信的。楊雲根本沒有信任過尚之信。那又怎麼不會監視尚之信的行動?所以在崔忠河看來,尚之信聯合獨眼蛟一起出兵的消息也許楊雲早就知道了,也許早就做好準備就等著尚之信自投羅網了。尚之信的計劃完全是自欺欺人。

而且他早聽說過獨眼蛟被楊雲的艦隊消滅的事情,還特意按照傳聞和一些落網的海盜的描述,就靠著這些零星的消息,崔忠河特意的研究過楊雲艦隊的實力。崔忠河知道楊雲的戰艦數量不少,對比西班牙人的戰艦,楊雲的新式艦船並不比西洋艦船差,也許還更強,雙方的武器對比也一樣。楊雲的火炮威力比現代的火炮威力大,所以對付西班牙人楊雲並不需要全體艦隊出發,也不可能在明知道尚之信不懷好意的情況下,不留下一些戰艦保護石碌。崔忠河知道他的艦隊連獨眼蛟都打不過,更別說對付楊雲了,這次的行動在他看來就是去送死,可是還是按照尚之信的計劃出兵了。他對尚可喜還是很忠心的,明知道尚之信命令可能令他送命,可是為了報知遇之恩,他還是按照命令前去騷擾,不過在出發前,他已經安排好家事,交待過以前的老兄弟照顧他的家人,如果這次他回不去了,家人也會得到照顧的。

尚之信整好隊伍,朝著石碌的方向行軍,可是他不知道,一路上他的隊伍始終在楊雲的特種部隊的監視中。他的軍隊多少人數,多少馬匹,多少火炮,是什麼型號,有多少火槍。等等這些,都被特種部隊的的隊員通過信鴿,把情報傳遞到楊雲的手上,這樣楊雲就能通過這些情報,做出有針對性的安排。

今天天氣很熱,太陽火辣辣的,曬得人軟綿綿的,汗水止不住的流下來,越是流汗,人的口越渴,口越渴,就不斷的喝水,尚之信的隊伍在陽光的照射下,磨磨蹭蹭的走著,蔡忠騎在馬上,看著士兵們都累的氣喘籲籲,他拍馬來到尚之信的身邊,對尚之信說道:“小王爺,時間來得及,前邊沒多遠就是昌江城了。士兵們都累的不行了,太陽又曬,不如讓士兵們到路邊的樹林下,休息一會兒,喝口水,再趕路吧。”尚之信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點頭同意了。蔡忠讓傳令兵,傳令下去,士兵們聽到命令,歡呼一聲,紛紛跑到林子裏,有的坐在樹下,有的幹脆脫光衣服,躺在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