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三絲水玉杯(1 / 2)

三絲水玉杯是一個並不常見的名字,但是對於修道者而言,這個名字太過如雷貫耳了,雖然幾千年來,沒有幾個人真正見過什麼是三絲水玉杯。

傳說中,自古以來、九天十地、超凡入聖、無與倫比的頂級煉器宗師——李耳,一生共有十八件作品,三絲水玉杯便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有故事的一件作品。

老子所生存的年代,屬於東周。

太公封神、武王封侯,開創了大周千年基業。但是二者的意義並不是一個朝代推翻另一個朝代,一個時代替換另一個時代那麼簡單。

武王封侯,建立了封建諸侯體係,開創了持續數千年的分封製度,與秦始皇所創立的郡縣製中央集權相互彌補,互相磨合,成為神州大地上整個封建時代的根基。在這點上,文王、武王、薑尚、姬旦,皆有著非同一般的貢獻。

太公封神,建立了以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道德天尊以及昆侖十二仙為核心的神靈體係,全麵而深刻地更新了靈長的信仰體係,從此之後,作為圖騰信仰的靈獸漸漸走向沒落。以至後來,堂堂神龍竟然成為行雲布雨的小神,可見封神之意義。

這實際上反映出另一點——靈長的強大,已經不需要靈獸的幫助。原本的合作關係變成了競爭,隨之而來的便是數不盡的殺戮。西周初年,常常被人稱為封神時代;封神之後,神威猶在,是為神器時代;神器的秘密被解開,神器時代終結,於是可以製作神器的百工階層突起,天下進入百工時代。

製作神器的匠師漸漸發現——靈獸天生具有強大的力量,那麼,為什麼不能將靈獸身上的器官作為煉器的材料呢?

於是,靈長、靈獸之間真正的決裂開始了,魔獸時代正式來臨。

老子所生存的年代,距離魔獸時代已經很久了,靈獸已經被殺得差不多了,許多靈獸已經絕種。

人類的目光開始投向靈長。

靈長,即為百靈之長,之所以為百靈之長,皆因他們之間擁有更為便利且有效的溝通方式——人語。

在上古時代,是否能夠學會人語,是判定一個種族是不是靈長的關鍵。所以,智人、翼人、矮人、克羅馬農人、尼安德特人等等皆為靈長。不止如此,甚至狼人、虎人等和人類的外形相差巨大的特殊人種,隻要能夠學會人語,便為靈長。當然,這是東方的劃分方式,在西方,尼安德特人、克羅馬農人恐怕在獲得靈長之名之前,便已經被歐洲的智人吃光了。

在東方,這種相互吞噬比西方晚了上百萬年,可是終究要來臨。

天子身側,有七位祭司,分別是人類、龍人、侏儒、巨人、精靈、貓熊與人猿,皆為靈長。除了人類之外,另外六種靈長代表著超過一百種靈長的利益,盡管這一百種靈長的總人數,總計也不足十萬。

人類對其他靈長既然產生了覬覦之心,便一定要師出有名。然而那不足十萬的靈長雖然不值一提,卻擁有著平民百姓一樣的不可被隨意誅殺的權利。

這個時候,翼人出現了。

翼人與鳥人不同,他們身上光滑,如同人類一般,體毛較少。隻有身後的翅膀羽毛豐滿,可以讓他們在天空中翱翔。他們來自極北之地,喜歡舉族遷徙,不遠萬裏,來到中原。他們的出現,為人類解決靈長問題提供了充分的依據,於是等待他們的是一年款待,十年屠殺。

李耳便生活在這一年代。

年少的李耳,敬仰昆侖十二仙,卻不把他們當成神靈供奉,而是當作老師去學習。於是廣成子的飛劍、赤精子的三昧真火、雲中子的雲術、鎮元子的五行遁術……凡是他所能接觸到的,便逐一學習。

於是,學會了飛劍的他,可以禦劍飛行,因此結識了在天空中翱翔的一族——翼人,也認識了他一生中最為鍾情的翼人女孩兒——碧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