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始篇(1 / 1)

大元年間,盛傳,南有莫離驚魂,五官鵑秀,形體若纖,集天地之美,文雅靜謐,有雪蓮之清素,傲梅之骨氣,亦如孤峰絢含神秘,過往不問,淡而優雅潔素,溫則慈眉善目,絕世佳人,獨一無二,實為天下女子之典範,男子夢中之妻,老少皆喜,素為一代佳人。

北有仲之矚目,文韜武略,溫文爾雅,聚世間之剛,颯爽英姿,有猛虎之威懾,雄鷹之獨孤,亦如大海之廣闊深沉,來去不留,強而雄霸四洲,靜則溫雅獨立,蓋世英雄,舉世無雙,卻為天下男子之代表,女子之歸宿,婦孺皆知,乃為傾世英雄。

此乃大街小巷家家盛傳的一種說法,書中所記,卻不知真假,人們津津樂道,成為茶餘飯後的閑談,隻為自己尋的一個安慰,願世間真有如此美好之人,神仙眷侶般生活。

故此便有了一種說法,南有莫離,北有仲之,相惜相卷,白首不離。

而此刻大元朝內瓜分兩派,一群以大司馬莫世徳為首,一群,便以淮陵王尉遲瀾為首。

新皇堯真帝,年十歲,世事不懂,太後與大司馬把持朝政,排除異己,除去了淮陵王一些重要心腹,大司馬在朝位置逐漸鞏固,便將其子莫辰提攜為軍機處一員,將淮陵王培養的一部分朝中大臣排擠而下,更加促進了淮陵王心中之怨,固而,情勢越加嚴峻。

大元朝十年,傳聞有一男子,獨身擊敗遼冦數萬,後無影無蹤,不知去向,得知此人才,大司馬便和太後密謀,派各路人手去尋此英雄,企圖納為自己麾下,加以穩固朝中勢利,他們密謀過後,便讓莫辰秘密去尋此人蹤跡,秘密進行。

淮陵王得知,在暗中再三阻攔,也秘密派人去調查此人信息,隻是毫無音訊,他也無心再去探他的消息,一心隻在朝政。

丹墨一筆淩亂知秋,木梳密齒濺落青發,紅塵窗內關伊人,蒼白鏡前畫黛眉,落筆畫,畫出鉛盡優華,婀娜多姿盡浮現。

一指間滑落,染紅唇,明了眸,惹豔了花兒爭相開起,輕盈明媚,如水柔美,身後眾人跟隨,無不遜色自慚,獨留她一人傲然行立於萬頃梨園之內,與花兒一起留戀不舍雲煙處的一縷清風,拂過她一發青絲,像撫摸,輕輕揮灑而過,來去不留。

“莫離……”

她睜開清澈如水的眸子,回眸,一抹笑意。

“該隨我一同去廟裏上香了……”

“嗯……”她輕輕應了一聲,似有似無,清脆如風鈴,還有餘音繚繞。

常雲寺為天下名寺,上至百位帝王將相,下到螻蟻百姓,香火鼎盛,代代相傳,名留至今,寺內雲持大師德高望重,曾見證了大元朝三代帝王登基祭祖,但卻寡言少語,見者,隻要觀其相貌,便可知人心態,常而以凡夫俗子鬱鬱告知,閉關靜修。

終有一日,相傳有一素衣少女前來拜佛訟經,固得雲持大師所見,隻觀其一眼,便深深震撼,雅致玉顏上畫著清淡的梅花妝,原本殊璃清麗的臉蛋上褪怯了那稚嫩的青澀顯現出了絲絲溫媚,若是原似嫡仙般風姿卓越傾國傾城,現卻似誤落凡塵沾染了絲絲塵緣的仙子,觀其相貌清靜優雅,孑然一身,隻是,觀其內,便隱約露出光環,修於一身真氣,心美而雅,善而儒。

故此,雲持大師便賜她一名_莫離。

原是大司馬千金,名為莫杉,自小便習讀聖書,知明理,觀百態,與兄長莫辰兩人被共稱才子佳人,再之,大司馬用心培養,家教甚嚴,從而由內而外,填充了所有不足,知性涵養。

細數莫離與雲持大師,也有數年之交,交情甚深,對待莫離,便是誠心實意,為此,也便有些憂慮,常常言說:“如此佳人,出淤泥而不染,才情橫溢,日後,何人才可相配?”

所以,他便日日銘記,注意天下之士,觀所長,重所態,便傳,一日寺中有一少年來訪,相觀,卓爾不群英姿,君臨天下之勢,無匹五官如理石雕刻,棱角分明線條,銳利深邃目光,雲持大師稍有驚歎,身心愉悅,賜他一名_仲之。

忽而,他便大喜,語出一句:“天下能娶莫離者,非仲之不可,天下能嫁仲之者,非莫離才行”

由此,便有人記錄史策,因仲之隻有雲持大師一人所見,便都紛紛猜疑,將世間所有美好之詞都加於他一身,構幻成一個似有似無的人物,流傳街巷,遠近聞名,成為廣為流傳的一段佳話。

莫離此次訟經,得雲持大師便親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此番警戒,你可明白?”

莫離觀其意,揣其質,雅言問:“敢問大師,怎可做到無動心”

雲持大師禪言:“生於世間,便賦予人七情六欲,由此可生邪念,讓你嚐盡紅塵酸楚,方可大徹大悟,覓得真經,我此番警戒,隻是教你護體保心,方可少些迷痛”

莫離警覺,銘記於心,闔眸一心朝慧,佛前迷途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