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 / 1)

數百年來,天津人被“九河七十二沽”的傳說滋潤著。

水,構成了天津的城市個性,這是一種幸運。水為生命之源,利萬物而不爭,以柔克剛,行弱實強。天津作家協會曾以“弱水”為第一步文件叢書冠名,謙虛而自信。如今又推出“九河文學叢書”,對文學的理解益發的寬闊渾厚起來。叢書的作者陣容自然也變得越來越龐大,色彩也越益地豐富了。有編輯、小說家、詩人;有在稿紙上耕耘了十幾年的兼職作家,他們的正式職業是政府機關的公務員、企業的管理人員、還有農民······

隨著商業社會的逐步規範,作家的概念也變得寬泛了。人們不再看著頭銜,更注重本質,誰寫出了好書,誰就是好作家。誰沒有好書,即使還頂著作家的頭銜,也很容易被人忽視。就這樣,“專職”——不再意味著就是優勢;“兼職”——也不是過去的傳統意義上的“業餘作者”了······

在九河文學叢書裏,大家走到了一起。真可謂九河彙聚,水波蕩漾啊,選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誠實,專注,一致。這些品質通過他們的著作展現在我們眼前。這些品質也是作家認識世界的通道,世界隻有通過這些認識才存在。

對作家來說感覺就是才華,就是美德。他們都是生活中的戀人,甚至是狂戀症患者。必須是一往情深的不遺餘力的去追求她的文字。使文字能對她張開雙臂,使他內在的靈魂湧現出來,就像紅暈湧上她們的麵頰。

寫作就是要在這種戀愛狀態中,消除一切自我意識,消除一切恐懼。堅持在沒有任何顧慮的意識流裏一稿接一稿的寫下去。隻有這樣才能在詞彙的泥濘中意外地有神來之筆,得到自己一直在尋找的語態語氣語片。

現在,就是檢驗他們的愛和感激的時候,這就是他們的成品。書,出書,是作家的夢想,所有作家的價值。都要通過自己的書來體現。出一本好書,是每個作家的追求。有些作家著作等身,在等身的著作中能真正的讓他本人喜歡的又很少,淌能挑出一兩本就算是幸運的了。我想,天津作家協創聯部編這套叢書的初衷可能就是這麼單純,為作家們出一本好書。

書是世界上最多姿多彩的創作,不僅式樣萬千,它所能傳達的思想和形象更是不計其數,浩如汪洋。作家的幸運也在於實現了人類最大的願望。使人的短暫一生得以永恒,將自己的生命體驗銜接於前人和後人之間。書的魅力足能夠移植生命,無需打麻藥,傑出的作家所創造的人物和故事能寄生於讀者心中。所有觀點都可以轉化為有形的力量,為無數喜歡它的人所接受。

在時下這個喧囂浮躁的社會生活中,好書還有極好的效用,為什麼提供寂靜,給人一自我完善的機會。作家的職業就是給人們以多種選擇,任讀者自由挑選,在自身生命之外,他們還需要哪一種生命作為補充?

也許有人已經在為書擔心了:有那麼一天,會不會為網絡和光盤之類的電子玩藝兒取而代之?我說不會的。隻要看一個事實,就足以是人對書的未來充滿信心,自從網絡和光盤出現之後,書籍的出版發行比過去極具增加,而不是減少了。很難想象有比書籍更真正現代化的東西,至今它仍是知識最輕便的載體,成本最低,攜帶最方便。

在我要結束這篇短序的時候,由衷地為天下寫書,出書和讀書的人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