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些士兵衝破敵人火力,來到七裏河邊時,僅找到了三隻小船。
張軫見狀說:“弟兄們,我們是為了打倒軍閥而戰的,現在追兵將至,我們也隻能死裏逃生。大家相互理解,這麼多兄弟,不可能一次渡過河去。我命令負了傷的,身體弱的,先過河,其餘的人隨我來做掩護。”
大家哪裏知道前途未卜,還都爭著搶著讓負重傷的兄弟先上船,但敵人已經發現北伐軍的意圖,第一隻船行至河心時,馬上被聯軍炮火擊中沉沒,另外兩隻又退了回來。
情況十分危急,第六軍的散兵們,都把目光投向了張軫,希望他能想出一個更好的辦法。
張軫和指導員商量一番,最後他召集來士兵說:“我們不可能硬拚著衝出重圍,大家最好的辦法就是化整為零,到奉新集中。而且要馬上行動,如果天一大亮,我們就更不好行動了。南昌雖然落入敵軍之手,可隻要我們的弟兄還活著,一定能把南昌再奪回來。我現在宣布,大家各自尋找自己的夥伴,五至七人一組,自選組長。我以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官的名義,宣布幾條公約,大家也聽好了,一不能單獨行動,二不投降,三不繳械。我想問一問我的兄弟們,你們能做到嗎?”張軫講這話時,幾乎在哽咽,士兵們聽到這話,都表示讓團長放心,決不能給北伐軍丟臉。
此時,七裏河畔,全體官兵相互擁抱,痛哭不已,那情景甚是悲壯。
這些士兵大多數重返部隊,有一部分一直隱藏著,等到北伐軍重又會攻南昌時,又都參加了戰鬥。
張軫和弟兄們分手後,重又找到一隻小船,領著兩名士兵,冒險渡過鄱陽湖。他們經過六天的行程,到達九江,把武器軍服藏好後,乘輪船來到武漢,算是脫了險。張軫哪裏知道,死裏逃生的程潛正在為他準備追悼會,待得到他從武漢拍去的電報才知道他還活著。
程潛當即複電說:“得知慶生(張軫字)還,喜慰無極,望速還部,以慰群情。”
第六軍進攻南昌失敗後,結集在奉新一帶集中整訓。
此時,戰場上走失的官兵,也陸續歸來。這次戰鬥,第六軍損失慘重,程潛開始在湖南招募新兵,以期補上第六軍的缺額,使部隊盡快恢複原來的戰鬥力,同時將留守廣東的第六軍第十八師調入江西。
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李宗仁部,奉命由湖北向江西進發,本意是協同第六軍作戰,策應南昌方麵主力會戰,但因為與第六軍失去聯絡,因而李宗仁對整個戰局完全不知。
這時,李宗仁得到情報,告之孫傳芳部調陳調元主力於武穴對岸的碼頭,有向瑞昌活動的企圖,其旅長馬登瀛率部溯江西上,在大冶的石灰窯登陸,而箬溪至德安道上也有敵部頻繁活動,實力不詳。
此刻北伐軍大部分主力都調入江西,陳調元屯兵武穴後,圍攻武昌的鄧演達、唐生智告急,而現在李宗仁部位置距大冶有三天以上的路程。
在這種情況下,李宗仁召開了軍事會議,商量對敵之策。
軍事會議上,有人主張回兵救援大冶,以解武昌之急,同時也免得第七軍犯孤軍深入的兵家大忌。
李宗仁說:“我們回到大冶,至少要二天以上時間,誰又能保證敵人在這幾天,會不會重新部署兵力?可是有這幾天,我們可以打九江,我們若是能攻下九江,陳調元部斷不會再去進攻武昌。”
這個提議得到李宗仁的部將夏威、胡宗鐸的讚成。
當下,李宗仁下令第七軍向九江進軍。正在行軍之時,李宗仁派出去的偵察員回來,告之沒有找到第六軍程潛部。此時,第七軍北麵有長江相阻,後麵有敵兵威脅,而如果再往九江深入,那裏全是湖泊沼澤,若陷入敵人的圍困,勢必有全軍覆沒的可能。
李宗仁這時也顧不了其他,他現在關心的乃是他自己的部隊。
於是,李宗仁決定舍九江,全軍向南,急急與第六軍程潛部會合。
李宗仁這個決定,觸怒了蘇聯顧問,認為他這是斷送友軍保全實力。李宗仁不顧蘇聯顧問的臉麵,遂下令全軍向南,改途向羊腸山挺進。
李宗仁有自己的打算,他準備讓第七軍向德安發起攻擊。德安位於九江和南昌之間,這樣就可以截斷敵人聯係,使之首尾不能自顧。李宗仁也是用兵的高手,事後證明,他這樣做是明智的。
戰場上,變化莫測,誰又能想到走失的第六軍程潛部竟然一度把南昌給攻了下來,使敵聯軍不得不重新部署兵力。
李宗仁部,他將第七軍開到距箬溪約四十裏地的石頭鋪附近,探知駐防箬溪的是謝鴻勳的一個師,並在此構築堅固工事,居險而守。
箬溪是位於武寧縣北的一個小鎮,四百餘戶人家,多為商號。鎮西是修水河,東麵有一個小山嶺為盤龍嶺,李宗仁得到情報後,遂令夏威率李明瑞旅,外加新附義的一個團向白水街方麵包抄,進襲箬溪守敵的背部。胡宗鐸則率一個旅、三個團經下莊、龍口橋,直向箬溪正麵之敵進攻,並要求部隊速戰速決,以期一舉殲滅,使得主力部隊迅速插入德安,完成整個作戰計劃。
李宗仁下達命令後,第七軍將士奮勇前進。
先鋒團插入敵後,而夏威又及時趕到,官兵們在箬溪鎮受到謝鴻勳的頑強阻擋,從早晨到下午三點,雙方展開了拉鋸戰。
李宗仁見箬溪久攻不下,親自跑到前沿陣地,在望遠鏡裏,他看到敵守軍右側有一製高點,無有守軍,急令一個加強營強行占領。這個營上去後,從製高點往下看,見到一個隱蔽的山麓內有很多馬匹,斷定那裏可能是謝鴻勳的指揮部,便展開了猛烈的攻擊。此時,謝鴻勳部已經三麵受敵,他在槍戰中負了重傷,被衛兵救走後,所部也兵敗如山倒,四散而逃。謝鴻勳後來逃至上海,終因傷勢過重,一命嗚乎。
箬溪戰役,確實達到了預定計劃。孫傳芳開始把戰爭的重心移向南昌方麵。第七軍在箬溪戰役中,全殲謝鴻勳部,士氣大增,遂按原定計劃向德安加速前進,向占據德安的聯軍盧香亭部發起進攻。
德安乃南潯路中部,其東鄰鄱陽湖,西為險峻崗巒,德安聯軍為段承澤、陳光祖、李俊義等部,盧香亭坐鎮指揮。
10月3日,胡宗鐸率鍾祖培旅、李明瑞旅,外加楊騰輝、呂演新、胡天樂三個團及一個特務連,自清晨六時開始發起攻擊,戰至午後,雙方為爭奪德安南鐵道東的一個高地,展開殘酷的肉搏戰,鮮血四濺,各有傷亡。由於第六軍南昌戰役失敗,聯軍重占南昌後,不斷用鐵路向德安增兵。情況十分危險,如不能迅速將德安現有的敵人完全解除武裝,敵人得到喘息後將會更加猖狂。
德安之戰,似乎關係到江西戰局的進展。胡宗鐸為了盡快取得勝利,冒著炮火活動於火線上。胡宗鐸一麵向李宗仁報告戰況,一麵向夏威通報。
李宗仁得報後,急令夏威率陶鈞團、陸受祺團增援胡宗鐸部。
陶鈞團正在德安西北高地,他靜觀地形後,遂向夏威請示道;“夏指揮,我看到向西走,可到達敵人側後方,那裏像是德安附近群山的最高點,首先占領那裏,對戰鬥最後勝利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我請示,讓我帶團由左翼奔進。”
夏威皺著眉頭,思考一會兒,用力對陶鈞點了點頭。陶鈞顧不得多說,帶領一團就走去了,走不多遠,他就看到敵人聯軍從右翼包抄過來,雙方展開了激烈的遭遇戰。正打著的空,陶鈞見到敵人聯軍有一部分正在向那個製高點攀登,大約攀登了有五分之一,他急令機槍手加強火力,對準敵人聯軍猛烈掃射,同時下了死令,以排為單位,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拿下製高點,為勝利打下基礎。終於有兩個營衝上去占領了製高點。
戰鬥從早晨打到黃昏,槍聲不斷,狼煙四起,敵聯軍正在頑強抵抗時,夏威調上一個旅攻擊敵聯軍腹背。趁著敵人稍一動搖的空,陶鈞又率領兩個營發了反衝鋒,一舉攻占了德安火車站。
敵人的前線開始動搖,李宗仁下令發起總攻,第七軍全麵占領了德安,胡宗鐸、夏威乘勢追擊,使敵人聯軍於黃昏時分向南昌、九江兩個方向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