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第八章 好戲連台(二)(2 / 2)

我這人太官僚了,我們搭班子以來,政府大樓我還是第一次來。今天,我是來向你作檢討來的。

薛夕坤急忙道,祝書記,您是省領導,日理萬機,哪能讓您往我這裏跑,我有什麼做得不到的地方,您隻管批評就就是。

祝一鳴啜了一口茶,輕輕摁了一下鼻子:老薛啊,我今天來主要是想告訴你,我已經向春江書記和若安省長提出了請求,希望在這次換屆中到省人大或政協調養一下身體。我還向他們建議,江河市委一把手最好不要從外麵調來,而由內部產生。這樣有利於江河市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夕坤同誌,你今年剛五十開外,不能錯過這次機會呀。省領導那裏,我會幫你做工作的。我們一直合作得還是很和諧、很愉快的嘛。

薛夕坤心裏冷冷一笑,習慣性地托著下巴,語氣更為誠懇:祝書記,您想拋開江河市四百多萬人民呀,我看這裏的幹部群眾都是不會答應的。除非,中央把您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到別的省當省長或書記,這是沒人敢拉住您的。我這個人呢,隻適合幹一些具體的細活,從來就沒想過,確實也不適應當市委書記,隻有像您這樣有高屋建瓴眼光和魄力的人帶著我,我才能跟著邁邁步子的喲。

“城府真深。”祝一鳴肚裏罵了一句,擺了擺手,說:好了,老薛,我們之間用不著相互表揚,也用不著過份謙虛。我今天找你呢,主要是商量一下市人大和政協幾位領導的安排預案,我倆完全一致了,再找柳曉曼,然後征求別的常委的意見,最後報送省委主要領導。

人事安排上,幾乎所有的中國政權機關,都有一個共識:形式上是常委集體討論,實際上是黨委一把手“一統天下”。常委會召開前,先開書記碰頭會。書記碰頭會由副書記和組織部長參加,市委秘書長或市委書記的秘書作記錄。近幾年,按照中央規定,地方黨委隻配一個副書記,而江河市的專職副書記柳曉曼又兼著組織部長。在這樣的情況下,書記碰頭會實際上就成了三人碰頭會。有時候,為了某種特殊需要,祝一鳴隻是找薛夕坤和柳曉曼到辦到室來分別談一下,就算已經“過會”了。

在組織體係上,中組部設有地方幹部局和中直機關幹部局;省一級設有市縣幹部處和機關幹部處;地市一級設有縣區幹部科和機關幹部科。考察幹部,一般也是按照分管副部長帶領相應的局、處、科來進行考察,級別比較高或者有某種特殊情況的,才由部長親自帶隊考察。所謂考察,當然既要聽正麵的意見,也要聽反麵的意見。但是,希望多一些正麵意見還是反麵意見,對這些意見如何歸納並形成綜合性的評價,組織部的考察人員尤其是主要領導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跟著組織部,年年有進步”成了官場流行語。

柳曉曼既是組織部長,又是分管副書記,上麵又有人罩著。祝一鳴在人事問題上一般都是與柳曉曼先商量,意見一致後才與薛夕坤商量,隻有少數時候祝一鳴在某些人事問題上想要製約柳曉曼時,才會先與薛夕坤通氣,取得一致意見後再向柳曉曼施壓。因此,在人事問題上,薛夕坤多數時候是處於三把手的位置,偶爾才有二把手的待遇。今天,祝一鳴在重大的人事問題上先與薛夕坤商量,恰恰不是為了製約柳曉曼,而是讓薛夕坤感受到尊重,感受到一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信號。薛夕坤有些欣慰,大膽說了自已的想法,然後強調“僅供書記參考”。

祝一鳴始終沒提上次常委會的不愉快,也沒提班子內部的調整問題。這讓薛夕坤有點意外。兩人談到吃午飯時分,一起愉快地走向了機關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