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百年血淚》(原名《百年屈辱錄》),始作於1992年5月,是一本32開、10多萬字的小冊子。想不到問世後廣受好評。過了近20年還有人記著它,建議重新修改、補充、完善,再次集結出版。有鑒於此,2010年4月進行了第二次修改印刷。
2012年11月29日,新當選的中共中央6位常委參觀了“複興之路”展覽。總書記習近平同誌發表了重要講話,他用樸實生動的語言,總結出“昨天一一雄關漫道真如鐵,“今天一一人間正道是滄桑”, “明天一一長風破浪會有時”。他指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之重、付出的犧牲之大,在世界曆史上都是罕見的”,他用實現“中國夢”激勵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這既是對百年來中華民族浴血奮鬥的追憶,也是對光明未來的期許……
編著者受習總書記講話的激勵,決心在原稿基礎上做認真、細致地修改、補充、優化,做第三次改版印刷。這次不但對全書的結構、布局、內容做了全方位修改、增刪、調整,且增添不少內容,如“中國的釣魚島”、“中華人民共和國釣魚島海底基線”、《釣魚島是中國的》(白書書)及部分相關的曆史照片。使內容更翔實、更直觀。
本人是一個感情“脆弱”的人,每當看書、看影視作品時,常在身旁放一條手帕,準備隨時拭淚,常恨自己“沒出息”。守望紅軍丈夫70多年的陳發姑老人,幾十年如一日在邊荒小院堅持升國旗的藏族老阿媽阿瑪拉,奧運會場上國旗升起、國歌唱起……我都熱淚盈眶。正如艾青詩中所說:我的眼裏為什麼常含淚水,因為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本人寫過十幾部書,寫到動情處也會激動、流淚;但編著這部《血年血淚》時,卻從未有過的糾結、震撼、心痛!一個泱決大國,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為世界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偉大民族,竟如此受人奴役、欺淩,真令人咬牙切齒的恨,刻骨銘心的痛!
本書以時間先後為順序,以線性結構為脈絡成書;為使本書好讀好看好讀,盡量使語言清朗、明快、具故事性。107年間光不平等條約就簽訂1175個(一說1182個)。一一寫出來是不可能的,隻能掛一漏萬,揀緊要處而為之。
本書為集體創作:參與創作的有滄州市黨校教授張兆茹,滄州師範學院曆史係主任、教授童廣俊、張玉,滄州廣播電視大學係主任、副教授王國卿。由韓仲義修改潤色,統攬全書。
在成書過程中,應該感謝原滄州市要書記、現河北省政協副主席郭華同誌,原滄州地委書記郭樞儉同誌,他們所撰寫的鞭辟入裏、精彩生動的序言,為本書增色不少。同時感謝作家曹德全、魏金樹,某校辦公室主任董繼光先生,他們為本書出版、審稿、封麵設計等付出很多心血,在此一並深表謝意!
由於本人水平有限,在編著過程中難免有不盡如人意、甚而繆誤之處,敬請專家學者,誌士達人予以批評教正,不勝感激之至!
韓仲義
2013年5月 於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