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雲諷刺道:“要是許健幹你的角色,他才不會在乎債務問題,用他的觀點,債務是企業的,不是他的,套到你這裏,債務是新陽的,不是你的。”
張宏宇為許健辯解道:“許健的理論你看的有些偏激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認同他的,認為政府舉債給老百姓謀福祉是一種擔當。”
馬曉雲說道:“反正我不這麼看,我覺得舉債就是透支生命力。個人貸款透支的是自己的將來,企業貸款透支的是自己的淨資產,地方上舉債遲早要全民來還,隻不過很多老百姓看不到也接觸不到這個問題和層麵罷了。”
張宏宇笑道:“照你說的,企業缺錢了,資金周轉不靈了,不貸款的話怎麼辦?幹等著破產,幹看著職工下崗啊?”
馬曉雲侃侃而談的解釋道:“現在的融資手段這麼多,咱們先拿民營企業來說,如果一個企業有競爭力,有好的產品或者創意,就是一時缺錢,也很快能找到人給它投錢或者借錢給它。就算你隻有一個創意,也可以去社會上找風險投資。但如果不具備這些條件,即使貸款也是苟延殘喘。而我們的那些大國企,仗著自己的主體地位,靠著國家給的壟斷優勢,既不屑於提高什麼競爭力,也不願意搞研發,就算有了這方麵業績考核的時候,買些現成的技術、做些材料、編些數字糊弄糊弄,然後繼續心安理得的把盡可能多的利潤分配下去,還告訴媒體其實自己生存也不容易。他們吃喝拉撒的費用都高的嚇人,這些浪費掉、揮霍掉的,都成了地方政府要通過舉債才能填補的窟窿。少數人享受壟斷利益不算,還要超支、透支之後轉嫁給大眾買單。這樣的形勢下,給它們貸款的意義何在?”
張宏宇說道:“你說的是一個體製的大問題,就是因為這些問題存在,所以才要改革啊。相信我,這些弊端早晚都會消滅的,否則要我們這些人幹什麼?”
馬曉雲聽了張宏宇的話感歎道:“哎,老武說過一句話我特別讚同。”
張宏宇好奇道:“武大哥怎麼說的?”
馬曉雲淡淡的說道:“他說反腐敗隻能打掉那些利用職權或是吃、拿、卡、要,或是侵占、貪墨,或是權力出租的人。卻奈何不了那些‘合理合法’鑽體製機製和法律空子的既得利益者,這些人或是誓死守護著他們鑽了很久的財富通道,或是幹預、影響政策製定,為自己在體製機製和法律裏留新的後門、開辟新的通道。這些人才是最該消滅的竊國者。”
張宏宇不能將這個問題分析的太細,隻能堅定的說道:“我輩任重而道遠。”
馬曉雲說道:“哎,不說這個了,再說的話我也想去著書立說了。還是本本分分幹我的服裝加工吧。”
張宏宇不解道:“那次再就業表彰大會上,銀行的同誌都說願意為你貸款了,你為什麼不願意建個廠子,弄的漂漂亮亮的,變成一個女企業家呢?”
馬曉雲輕笑道:“我要是那麼幹了,跟那些喜歡沽名釣譽的人還有什麼分別?”
張宏宇問道:“這話怎麼講?”
馬曉雲說道:“我做的服裝加工本身就是一個附加值比較低的行當,在生活區裏幹這個,用的是民用電,光電費就比工廠省了一半兒吧?建成了工廠,廠房管理維護,高壓變配電、各項稅費等等開支呢?把這些往裏一攤,加工費還有多少能分給工人?你們這些當官的光想著弄成了工廠,自己政績上又添了一筆之外,還能大肆宣揚一下自己的下崗再就業工作成績,吹吹自己怎麼幫扶我們的,你們真的換位思考了麼?”
張宏宇有些無言以對,隻好委婉的輕聲道:“相互理解,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