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股瘋(二)(3 / 3)

強子是一個深諳人心的論道高手,他不想人雲亦雲,他知道,想成為意見領袖,就要獨樹一幟,哪怕是和主流觀念背離,也要征服屬於自己的信眾。再加上他確實對理論和市場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適時的站到了股民貪欲泛濫的對立麵,做了一道欲望洪流裏的閘門。

“股市已經到了前行乏力的時候,希望大家冷靜對待現在的市場,拋掉手上的股票,拿好自己的收益,把精力放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去……”

強子的發言還沒說完,就被主持人打斷了,然後就是例行公事的個股評論,嘉賓們挨個推薦著自己心儀的股票,大讚著它們的業績看點和發展前景,將公司和行業讚頌的讓人感覺:此物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這是強子第一次上電視,從此之後電視台就再也不聯係他了。強子沒有絲毫的挫敗感,他拿起筆開始寫信,給報攤兒上能買到的所有財經報刊和各大報社的財經專欄投稿。稿件的主題隻有一個,那就是講風險,講航道裏的暗礁和逐漸展露的冰山一角。

“悲觀的強子”是不適合那個時間段的,因為沒人喜歡聽自己不愛聽的話,報紙也不願意這樣的文章影響自己的零售發行量,更不願意讓讀者產生身體不適的閱讀體驗。強子的文章並不是都被棄用了,偶爾也有幾個小之又小的“豆腐塊兒”見諸報端,作為百家爭鳴的非主流觀點現世一下。

追漲殺跌和低買高賣是股市裏永恒的話題,但誰也不知道漲到新高之後是否還有更高,跌到新低之後是否還有更低,因為所謂的高和低都是相對的。模糊言語編製的股評和偏激盲目的漲上天論調都有一大批受眾,可能是因為邏輯學卻從來不被重視,也從不曾出現在中學生的課堂上,一大批用知識武裝了頭腦,卻不懂是非辨識的新生代專家衝向了股市,他們用複雜的財務數據和宏觀經濟學包裝著自己的理念和觀點,說服了一個又一個想要在股市裏分一杯羹的人,讓他們把存款換成了股票,等待著雞生蛋、蛋生雞、子子孫孫無窮盡。

二零零一年的春節可謂是歡天喜地過大年,號稱全民炒股的時代裏,上證指數經曆了四年多的持續上漲,年前最高漲到了兩千一百一十四點。從股市出現起算的十年多的時間裏,從起步的一百點漲了二十多倍,而最近的牛市更堪稱傳奇,因為它已經漲了四年多。指數用它的每一個向上的腳印瓦解著關於經濟硬著陸的言論,讓所有持有者、參與者歡欣鼓舞著,展望著明天更多的財富積累和“近在咫尺”的富裕生活。

“祝你股市發大財”成了最為流行的祝福語,誰要是張口不會說兩句股票的專業術語,見了人都不好意思打招呼聊天。

獻身實業的人在當時是最和時代格格不入的。馬紅玉一家邀請了劉文茂一起過年,當酒過三巡,馬曉雲提議給馬紅玉和劉文茂登記結婚時,馬紅玉感動的哭了,但劉文茂卻很痛心的說道:“我對不住你媽,她把積蓄都支持我弄電纜買賣了,折騰了一年,攤子是越鋪越大,但是錢也都滾進去了,我連一身像樣的衣服都沒給她買過,你們一家還對我這麼好,我真的有愧啊,當初要是什麼都不弄,就把錢買了股票,現在也能和你們媽像模像樣的辦個典禮,讓她風風光光的嫁給我……”

馬紅玉說道:“你這是幹嘛?我又沒指著你能發財,我就圖你人老實。我們一家都是相中你這個人了,我倆閨女都願意管你叫爹。你要是真覺得對不起我,以後有的是時間報答我。從現在起,你就踏踏實實給我們家當牛做馬吧。”

劉文茂認真的點了點頭,出了聲“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