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劉建民的人氣(2 / 3)

這是紡織廠曆史上最公正的一次摸底,因為這也是建國以來第一次有分樓房這樣的職工福利。住房困難家庭摸底情況調查榜下,每天都聚著一群人。這個排名是按人均住宅麵積最少的家庭依次往下排的,職工們細心的讀著每一個名字,一旦有他們認識但情況不符的,他們馬上就準備去領導那裏告發。但是僅有的兩例也很牽強:一家是昨天老爺子過世了,家裏少了一口人,所以人均麵積不對;另一家是兩口子正在鬧離婚,如果離了,家裏就可能少一口或者幾口人,人均麵積也不對。

調查結果是非常公平的,劉建民的人氣上升到了一個無人企及的高度。他又可以安靜的上班,享受下屬的崇拜了。但好日子沒兩天,職工們發現了另一個好處:住上樓房的人空下來的平房怎麼辦?這個問題一被大家發現,劉建民的家和辦公室就又不得安生了。

劉建民隻好暫時搬出了家,住到了新華區的一個賓館裏,他也不去上班了,他告訴劉輝,房子沒蓋好別來找他。自己住的地方除了劉輝和他媽還有劉向前,誰也不許說。劉建民再也不想什麼威望了,他就想著蓋樓的事怎麼能早點過去。

劉輝給劉向前拿了個主意,讓他回去告訴沒分房的職工,平房的事等這些家庭搬進了新樓之後再說,誰要是敢鬧事,以後再蓋樓也沒他們的。劉輝自己心裏知道,以後打死他也不給這幫刁民蓋樓了。

劉向前按著劉輝的話在廠裏發了通知,漸漸的人們也不鬧了,又安心的回去工作了。劉建民這才搬回了家,正常的上班主持工作。

大慶對劉建民的威望提升感受的最真切,他天天在家屬區裏轉,第一次聽到每個人說話的時候都先說:劉廠長說。劉廠長說要拆八排宿舍,劉廠長說要蓋4棟樓,劉廠長說以後還要蓋樓,劉廠長說以後大家都住樓房,劉廠長牛逼!

大慶幻想著,等小花成了正式工,他倆結了婚,到時候也就能申請紡織廠的公房了。他自己的身份也變成了職工家屬,他和小花帶著幹爹住進了樓房,真美啊。他在自己心裏也喊了一句:劉廠長牛逼!

紡織廠貸款給職工蓋宿舍樓的事很快就傳到了新華區其他企業,這些單位的職工和領導都很欽佩,他們感歎:“紡織廠出牛人啊!什麼事人家都走在前麵,要不怎麼人家出了個工業局長呢。現在的劉廠長更了不起,他讓紡織廠職工真正的一步步開始了新生活啊。”

紡織廠的女工多,很多單位的男職工托人給他們介紹紡織廠的女工做對象,不為別的,人家廠裏能住上樓房!但凡紡織廠的女工還沒結婚的,有一個算一個,在他們廠開始蓋樓以後,每個人都見了十個八個的對象,就連馬紅玉都有人給她做媒了。

紡織廠周邊的人們,不知道是誰編了一首兒歌:

紡織廠,蓋高樓,廠長家的門縫擠破了頭。

紡織廠,蓋高樓,再小的平房它有人求。

紡織廠,蓋高樓,寡婦改嫁它不用愁。

……

貸款蓋樓一下子成了陽江企業的新風尚,但是銀行不給很多企業貸款,他們的理由是:“你們沒有紡織廠效益好,紡織廠就是再貸多點款我們也貸,但是你們的企業不行。”

關國軍這次給劉輝搞完貸款,提心吊膽了很久,雖然劉輝把底片給他了,但他也不敢保證劉輝沒有衝洗成照片。他還怕貸款給紡織廠蓋樓這個事被上級領導知道了會責罰他,畢竟沒有過先例。但到了年底,他卻成了這件事的受益者,領導開會不但表揚了他,還提拔他到市行當副行長,主管企業貸款。沒辦法,誰讓紡織廠蓋樓的事搞出那麼大社會效應呢。劉建民的名字已經響徹了整個陽江企業界。

物極必反是事物的發展規律,真正看到劉建民危機的人是王坤。王坤因為放棄來年紡織廠銷售承包的事,和武誌學發生了一次小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