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十五年的冬天,大雪剛過,天色晴好。敦煌城內正趕上三天一輪的大集市,家家戶戶百姓都把美酒佳釀、什錦果品擺出來,周邊百姓也趕了個大清早來城裏設攤,一時間集市上各色珍品玲琅滿目、不勝枚舉!這時,人潮擠擠中出現了一個金發碧眼的異國人。
敦煌處絲綢之路,自古商貿通達,有異國人出沒是很司空見慣,但今天這位不僅雙目炯炯、身材高挑,奇特的是頭上的毛發已經大片脫落,隻剩下左右兩邊稀稀拉拉象征性地長著一些撐著場麵,讓人看到不禁想拿起理發刀——何不幹脆全剃了去?隻見他走到一個售布料的攤子前,撿起一塊閃光的布料,用帶異國口音的漢語問道:“這塊布料多少一碼?”管攤子的是個胡服少女,少女正在招呼其他客戶,這時循聲轉過頭來,亮著嗓子告訴這個異國人:“這塊是琉璃閃光燙花綢,今日價格是二錢一碼。”隻見異國人眼神中流露出驚歎,一邊看著這款布料,似是十分合意。少頃,抬頭問道:“我想買五碼,有沒有?”少女問:“有的,在我店裏,就在路口拐角地方,要不我帶您去?”異國人說:“好,謝謝。”少女說了聲“稍等”便轉身走到攤子的另一頭,在一個少年耳邊嘀咕了幾句,少年朝異國人看了眼,點了點頭,少女便帶了異國人朝自己店鋪走去。
店鋪名叫悅來,走進去隻見屋子正中間橫著一條半人高的櫃子,櫃子裏麵靠著牆壁豎放著各式布料,櫃子上麵橫擺著布料,櫃子裏側一個中年男子正在低頭撥算。少女進店叫了聲“爹!”,那男子應聲抬頭。這中年男子正是店家,他姓曹名福林,二十多年前領著妻子阿幀到敦煌做生意,便在這裏落腳生根,三年後兒子曹思進出世,又四年後女兒曹思沅出世。那領著異國人的正是他們的小女兒曹思沅,而方才與曹思沅交耳的少年正是他們的兒子曹思進。這兩個孩子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從小在爹媽身邊經曆這些,自然比一般人家的孩子知道些生意上的來往,因此難免人小鬼大,說出些布料上的專業來,令一般人刮目相看。隻見異國人邊驚歎地瀏覽布料,邊問曹思沅,曹思沅無一不對答如流,偶爾有不能解答的,也編了個圓溜。異國人征詢了一遍之後,剪取了幾塊小布樣兜在懷裏,又買了那五碼,便告辭離去。當天晚上在飯桌上,曹思沅就學著白天那個異國客人不標準的漢語問東問西,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一家子其樂融融。
三天後,又到了大集市,敦煌街道上照例車水馬龍、人頭攢動。阿幀這天剛好要出去送貨,便囑咐曹思沅在店鋪裏打點。有時店鋪裏一下子來了好幾撥客戶,曹思沅的身影便穿梭在店鋪裏忙個不停,有時店鋪裏的客人一下子都離開了,曹思沅就自己玩撥算盤珠子,偶爾抬眼看看窗外的人群。到將近黃昏的時候,賓客漸漸稀少,再過了些時,估計不再有客人來,曹思沅便起身,打算打烊。這時,從門外走進來一個人,這個人身形高頎,不是別人,正是三天前來過店鋪裏的異國人。
他走到曹思沅麵前。用生硬的漢語問道:“這位姑娘你要打烊了吧?”曹思沅聽到他蹩腳的漢語,忍不住咯咯嬌笑:“是啊!”異國人便指著自己笑說:“我前幾天來過貴店,不知道你還記得不?”曹思沅道:“當然還記得,你是不是又來買布?”異國人搖了搖頭,隨即又點點頭,口裏卻說道:“我不是看布料,我是有事情。”曹思沅聽他說得嚴肅,似乎是有重要的事情找她,便將他拉到窗邊的桌子旁坐下,給他沏了一杯七星草香茶,問他是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