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的出路:智慧地做事(1 / 3)

窮人的出路:智慧地做事

1. “思考”致富,而不是努力工作致富

世界著名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曾著過《思考致富》一書。為什麼是“思考”致富,而不是“努力工作”致富?希爾強調,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終絕不會富有。如果你想變富,你需要“思考”,獨立思考而不是盲從他人。富人最大的一項資產就是他們的思考方式與別人不同。

孔子曾提出過“學而不思則罔”的概念,這句可以用在治學上,也可以用在做事上,每天不經大腦而忙忙碌碌,換來的隻能是渾渾噩噩,一無所得。沒有思考,就不會有符合客觀事實的總結,就像一輛沒有月台的火車一樣,完全失去了行駛的意義。

請先看看下麵這個故事:

有一天深夜,著名的現代原子物理學的奠基者盧瑟福教授走進自己的實驗室,看見一個研究生仍在實驗台前勤奮地工作。

盧瑟福關心地問道:“這麼晚了,你在做什麼?”

研究生答:“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做什麼了?”

“我也在工作。”

“那麼,你整天都在工作嗎?”

“是的,老師。”研究生有點暗喜,似乎期待著盧瑟福的讚許。

盧瑟福稍稍想了一下,然後說:“你很勤奮,整天都在工作,這自然是很難得的。可我想提醒你的是,你有沒有時間來思考呢?”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容易了。

大多數窮人的生活狀態都是這樣匆匆忙忙的,他們在鬧鍾的提示中起床、吃飯、工作、回家,從一個地方逛到另一個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卻很少有時間從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標。

請你認真觀察一下地上的螞蟻,它們是地球上最勤勞的昆蟲了,精神可嘉,方法卻有待商榷。很多時候,它們都是在圍著一條螞蚱的大腿團團轉,或者各自為政,東拉西扯。很多窮人也像時時都在忙碌的螞蟻一樣,他們的責任與方向不明確,一生都在為工作而工作,即使他們每一天的勞動都換來了相應的報酬,卻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長遠規劃。

社會其實就是一個大坐標,隻有找對了自己的位置,認識到自己的財力和能力都在什麼點上,頭腦才會更清醒一些。窮人離富人很遠,名車豪宅、私人會所都是窮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為了這些目標,窮人當自強,於是自己的發財計劃,一個個從心頭湧出來,仿佛明天早晨,就會有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發生。

但是激動心一過,某些人就又放棄了,還是穿戴整齊了認真去打自己那份工吧!

今天,許多媒體都在宣揚富人的富,比較之下,許多人都低下頭,自覺自願地把自己劃入窮人的行列。因此,如果要想長期保持頭腦清醒、目標堅定,窮人應該先給自己找到一個清晰的坐標。

以往,窮人對富人,對富人的理財方式,總是存在一些認識的誤區。窮人了解富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電視劇和財經書的影響,把“富有”的概念定得無比狹窄。富人們投資理財,動輒是以億元為單位的資金流量;或者是那些誇張的影視劇對白,於是我們以為富人高高在上。

在窮人心裏,富人的富被無端誇大了。這樣一來可以使自己不在談話中露怯,顯得自己見識不廣。同時對窮人也是一種心理保護:窮人和富人分別站在世界的兩極,任何靠自己打拚出來的富人都是天降英才,窮人和富人的距離,就像爬行動物和飛鳥的距離,他們飛得再高,也不關我們的事。

其實窮人和富人的分界沒有那麼清晰,你我都正在窮富的邊緣上。而今天我們所說的“窮人”,更多地是指那些為自己的收支苦惱,為某一種奮鬥目標苦惱的人。所以,這樣的窮人就不妨大方些,放低姿態,把你家街頭超市的小老板和你辦公室裏那個炒股票致富的同事都劃入富人的行列。比爾·蓋茨和李嘉誠的高度對平常人等也難說有多麼重要的意義,現在體驗那種高資本運作和全球化的戰略眼光還為時過早。

你可以先把這樣一個狀況作為自己的近期目標:有自己產權的房子和車子,除了必需的生活消費外,有可以自由支配的金錢用於教育和休閑: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或事業,有一定的社會聲望,有尊嚴和安全感。

或許這個目標有些乏味,但是致富本身就是一件枯燥的事,需要穩紮穩打,慢工才能出細活。隻靠一時激情,是成不了大事的。你必須努力思考,思考是你成功致富的捷徑。2. 學會規劃自己的人生

窮人要有明確的奮鬥目標,但僅僅有個目標還不夠,如果你想把理想變為現實,還應該把這個大目標分解,變成一個可以指導自己行動的路線圖。

首先,你需要一個崇高的目標

不同的人對於窮人致富就有不同的看法,熱情、野心、性格、膽識、機遇……在一個人的奮鬥過程中都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但是對一定要有遠大的目標這一點,大家很容易達成共識,目標就是努力的方向,是窮人向前奔跑的動力。

一個具有崇高生活目的和思想目標的人,毫無疑問就會比一個根本沒有目標的人更有作為。有句蘇格蘭諺語說:“扯住金製長袍的人,或許可以得到一隻金袖子。”那些誌存高遠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必定遠遠離開起點。即使你的目標沒有完全實現,你為之付出的努力本身也會讓你受益終生。

美國潛能成功學大師安東尼·羅賓說:“如果你是個業務員,賺一萬美元容易,還是十萬美元容易?告訴你,是十萬美元!為什麼呢?如果你的目標是賺一萬美元,那麼你的打算不過是能糊口便成了,如果這就是你的目標與你工作的原因,請問你工作時會興奮有勁嗎?你會熱情洋溢嗎?”

誌存高遠,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現實中,僅僅有一個清晰的目標還遠遠不夠。目標是窮人的戰略,至於如何朝著既定的方向邁進就是戰術問題了,比如你的願望是登上前麵那座山,就應該考慮好什麼時間要到達什麼地方,一塊山石,一棵大樹,都不能是你下一站的指引。

四十多年前,有一個十幾歲的窮小子,他自小生長在貧民窟裏,身體非常瘦弱,卻立誌長大後要做美國總統。如何實現這樣的抱負呢?年紀輕輕的他,經過幾天幾夜的思索,擬定了這樣一係列的連鎖計劃:

做美國總統首先要做美國州長——要競選州長必須得到雄厚的財力支援——要獲得財團的支援就一定得融入財團——要融入財團就需要娶一位豪門千金——要娶一位豪門千金必須成為名人——成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電影明星——做電影明星前得練好身體,練出陽剛之氣。

按照這樣的思路,他開始步步為營。一天,當他看到著名的體操運動主席庫爾後,他相信練健美是強身健體的好辦法,因而有了練健美的興趣。他開始刻苦而持之以恒地練習健美,他渴望成為世界上最結實的男人。三年後,憑著發達的肌肉和健壯的體格,他開始成為健美先生。

在以後的幾年中,他成了歐洲乃至世界健美先生。二十二歲時,他進入了美國好萊塢。在好萊塢,他花了十年時間,利用自己在體育方麵的成就,一心塑造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硬漢形象。終於,他在演藝界聲名鵲起,當他的電影事業如日中天時,女友的家庭在他們相戀九年後,終於接納了他,他的女友就是赫赫有名的甘迺迪總統的侄女。

婚姻生活過了十幾個春秋,他與太太生育了四個孩子,建立了一個“五好”家庭。二三年,年逾五十七歲的他,退出了影壇,轉而從政,並成功地競選成為美國加州州長。

他就是阿諾德·史瓦辛格。他的經曆告訴我們,目標要遠大,經營自己的過程卻要穩紮穩打,在一個台階上站好了,然後再瞄準下一步。

其次,要有一個明確的規劃

如果一個窮人麵對外麵的繁華世界立下了要做頂尖富豪的大誌,他也可以先進行下麵一連串的逆向思維:要建立財富王國必須要有自己的事業——要有自己的事業應該先有好項目——要找到突破點就要強化自己的素質,同時有意識地擴大自己的接觸層麵,獲得有益的資訊——強化自己應從現在開始,從資金、信用、關係等方麵完成自我累積。

心中有了這一係列規劃的窮人,表麵看來雖然和以往的他也沒什麼不同,但是因為眼光看得遠了,再做起事來就有了責任心和主動性,就會完全脫離那種得過且過的生活狀態,才能也會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第三,你還需要不時對自己的規劃進行思考

看看自己的工作狀態就會發現:我們每周工作約四十小時,每年工作五十個星期,工作五十年。我們的一生,就這樣被消耗掉了。對很多窮人來講,熱情和夢想往往隻是年輕時的事,一個人在剛剛走向社會的時候,還可能會有自己的人生規劃:要賺多少錢,要學習什麼樣的經驗,然後再去實現什麼樣的目標。但是時間久了,按部就班的工作和越來越重的負擔慢慢壓抑了某些窮人的心誌,他們所得到的最直接的工作經驗就是手腳靈活、動作嫻熟,成了大機器上無數合格的小螺絲中的一顆。

布魯斯是一個出生在洛杉磯的美國男孩,氣質很不錯,也算是不甘平庸、有雄心壯誌的那種人。他想開家屬於自己的飯店,便計劃先從服務生做起,用一年的時間“學藝”,然後再換其他相關工作,用幾年時間基本掌握作為飯店老板應具備的知識與能力。他工作任勞任怨、虛心學習,一年下來深得老板賞識。等他向老板提出換工作時,老板熱情挽留。這時他猶豫了,便給自己找理由:再做一年吧,肯定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的。做服務生第二年後,他察言觀色的能力果然又提高了許多。但遺憾的是,他原來的氣質卻沒有了,做服務生時習慣的謙卑已經定型,融入他的每個動作中了。更嚴重的是,布魯斯的想法已經變了,覺得當服務生也不錯,老板又要升他做櫃台領班,就這樣,他由一個雄心勃勃的年輕人變成了一個合格的飯店服務生。

自己當飯店老板,要考慮的是經營管理、人員配備、顧客的消費趨勢等一係列問題,而當一個合格的服務生,隻要手腳利落、言辭機靈就可以了。簡單的事情做得越順手,你就可能越缺乏深層次的思考能力。

窮人往往因為錢緊,眼光就隻能無奈地盯在一件事的直接收益上,精力被無休止的具體工作耗光,事情永遠還是那件事情,而與之相關的潛力、效益和方法,則不在窮人的考慮之列。如果是一項事業,你就會設計它的未來,把每一天的每一步都當做一個連續的過程。

當然,在我們前進的過程中,困難將依然存在。窮人創業,開始會有很大的付出,經常會失敗,經常會失望,經常處於痛苦和沮喪之中。但是這卻是一個自我改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驗證,你還會遇到很多新的事、新的人,讓你整個人生和你所處的圈子發生變化。這是一個蛻變的過程,雖然艱辛,但是收獲會使我們的付出變得更有意義。從現在開始,為自己確立一個目標,然後再一小塊一小塊地打出你的根據地來。3. 盲目會讓你更貧窮

窮人往往有成功和致富的良好願望,卻缺乏經濟後盾的支持,於是有些窮人就開始著急,想在生活中找出自己致富的秘訣,反而缺少了富人那種“慢工出細活”的從容。放了三兩空槍沒打著兔子後,很容易就產生了換個地方再打的念頭。

在現代社會,跳槽既司空見慣也無可厚非,隻是你在行動之前,必須要掂量好自己的分量,看清楚周遭的環境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對窮人而言,跳槽不是不可以,前提是你的行動必須要有充分的理由來支持。如果是因為更高的薪資、更好的待遇而跳槽,就是對個人資源的一種過度開發。在別人植樹的時候,你已經摘了些果子,但是別高興得太早,到了真正的收獲的季節,你的樹上可能已經空了。

有些人愛跳槽,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高估了自己的水平。《伊索寓言》中有隻山羊偶然站在屋頂上,便忘記了自己的高度是靠房子墊起來的,看到一隻狼從下麵走過,就以為自己已經具備了向它挑戰的資格。某些人的跳槽也是如此,其實他在某個公司做得順,卻並不等於他一定就有了重打鑼鼓另開張的能力。

詹森是紐約某大報的記者,他大學畢業後,當了兩年兵,然後就順利地到一家報紙當財經記者,而且任何他要采訪的對象,似乎都可以手到擒來。就在一切都很順利的時候,詹森有一次與公司主管發生衝突:心裏覺得很委屈。這時候,突然有一家小型報紙想高薪聘請他,而且願意讓他負責外地新聞線。

詹森心想:“我在新聞媒體圈才工作了一年,就已經小有名氣了。現在有人出多50%的薪水挖我,又讓我跑自己喜歡的新聞線,我為什麼要留在這裏受悶氣呢?”於是詹森義無反顧地跳槽了。

詹森到這家小報社上班采訪的第一天,怪事便發生了。原本可以順利邀約采訪的明星和大老板,都推說有事,要另外安排時間;而原本安排給自己出書的出版社,也突然推說出版計劃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要暫停;甚至那個經常和他約會的美女,看到他新公司的招牌後,臉孔也換成了一副欠她錢的樣子。

刹那間,全世界都好像在跟詹森作對,變得不認識詹森這個人了。當然,詹森由於績效不如預期,也時常遭受新老板的冷眼相對。

詹森應該鬱悶,他不知道以前別人對他表現的尊重與喜愛,是因為他背後代表的大媒體招牌擁有的輿論力量,而並不是因為他本身的專業才能與人際關係的累積。每一次跳槽,對一個人的實力都是一種檢驗,所以我們應該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經驗的累積與能力的培養上。如果僅僅因為偶然的衝突或一時的挫折就走人,表麵上看來也許瀟灑,實際上卻是感情用事的一種不理智行為。這種換一個地方就可以大展拳腳的念頭,隻是自己的主觀想法而不一定就能通過實踐的檢驗。

如果隻是因為薪資的變化就跳槽,有時也是沒意義的事。

大學畢業後的五六年,小李幾乎是每年換一份工作。當時,小李的工作目標就是向“錢”看。先是在辦公室當文秘,後來做銷售。沒做多久,就被朋友拉去做行銷策劃,收入自然一次比一次高些,但離脫貧致富還有很大距離。剛開始時,小李還曾經為自己的適應能力而深感得意——從一個行當混到另一個行當,照樣可以運轉如意。

每次隻要換一份新的工作,隻要能賺到比原先那份工作更多的錢,小李都會欣然前往。這樣折騰來折騰去,雖然也賺到了一些小錢,生活得到了些許改善,可是每每靜下心來,卻會發現其實一事無成。

回過頭來看昔日並肩戰鬥、咬緊牙關堅持下來的同事,不少人都在他們的領域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小有名氣了。他們昨天所做的一切,都成了鋪墊明天成功的基石,成功或遲或早,肯定會來。而小李,所做的隻不過是改善了夥食標準而已。

事實也確是如此,在一些高級人才交流會上,不少招聘公司對多次跳槽的應聘者都持不歡迎的態度,並明確指出,頻繁跳槽是一種不誠信的表現。試想,如果你剛從學校畢業兩三年,卻已換了三四個工作公司,公司肯定會對你的工作熱情和穩定性持懷疑態度,認為這樣的人不堪擔當重任。而且對於一些技術含量高的工作來說,頻繁跳槽者得到的僅是皮毛,難以形成豐富的工作累積,對公司、對自己都難說是一個很好的交代。

也有人會說,“好員工不跳槽”,那是管理者的角度,可“樹挪死,人挪活”,哪裏好發展就往哪裏走!對,這是一個求新、求變的年代,人往高處走是一項合情合理的基本權利。但畢竟你不能為了跳槽而跳槽,除非有足夠的理由來支持你。如果你已經把一個行業弄明白了,覺得這個行業沒什麼前景,自己做得再好,也不會有什麼發展前途,除了錢也沒什麼大的收獲,這個時候你可以走,而且走得有理。或者是公司的空間有限,老板也無力把這艘破船帶向正途,狗苟蠅營地混日子,還真不如另尋高枝明主去也。至於環境壓抑、工作乏味、收入不理想等,都不隻是換個山頭就可以完全改善的。

根據職業生涯規劃專家的建議,如果你想在一家公司出人頭地,就必須以誠懇的態度埋頭苦幹至少兩年。如果你能忍受一時的不如意,也許便能學到一生受用的專業技術,同時也可以熟悉那一行的運營方式。

跳槽並不是一種單純的改變工作,而是一次自我的提升與突破。如果背著空空的成就行囊跳槽,你跳的次數越多,你的身價也就越貶值!4. 不要隻為了薪水做事

窮人有一個習慣製約了自己成為富人,窮人為了錢而工作,他們把自己當成了金錢的奴隸,而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自己做金錢的主人。

許多富人致富的秘訣就是——不為錢而工作,“讓錢為我工作,而不是我為錢工作;做金錢的主人,而不是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