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蒼翠,江州景色自古怡人。九九重陽已過十天,在江州郊外此時枯葉已落去小半,有條寬闊大道通向一座山峰。此山為廬山山脈的餘脈,本名君子山,雖不甚高大雄偉卻也奇秀壯麗,遠處看山峰及其規整猶如君子般端莊。嶽飛平反後江州官員在山上建嶽王廟供奉嶽飛英靈,百姓口口相傳逐漸化名為忠嶽山。嶽飛後人得官府允許在山上建立山莊名曰忠嶽山莊,大道便是經過嶽王廟通向忠嶽山莊的。忠嶽山莊曆代莊主都懷有俠義仁慈之心廣濟天下,加上幾代人很多在宋朝廷裏擔任要職都是忠良之臣,山莊美名遠播。朝廷上和江湖上都對忠嶽山莊敬重有加,武林人士甚至送忠嶽山莊江湖第一忠義山莊之名。
話說兩月之前:一大肚翩翩衣著華麗的商人來到忠嶽山莊找到了嶽承誌,送上黃金百兩為押金要求嶽承誌辦一件事情。商人是無量錢莊的老板金無量,此時無量錢莊分號廣布南北,已經是天下第一大錢莊了。嶽承誌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豈能隨便為人做事,便道:“敝人不才,受江湖和朝廷朋友的抬愛也算是小有名望,豈能為了錢隨便為人做事呢?老夫與金老板也並無交情,恐怕得讓金老板失望了。”金無量道:“隻怕我說的東西與閣下有很深的交情吧。”“不知金老板所指何物?”“開封北歸寺的九蹲金佛像。”“先祖嶽飛北伐在開封附近大敗完顏兀術,從完顏兀術大軍裏搶來大量糧草和金銀。先祖嶽飛將金銀和糧草分發給當地百姓,百姓們建立北歸寺並用部分金子鑄成九蹲佛像放在寺裏供奉,用這種方法紀念嶽家軍北伐到開封。後來金兵洗劫了了北歸寺,將佛像搶走。忽必烈經略漢地,佛像輾轉被忽必烈所得。可以說,佛像代表了先祖嶽飛北伐的勝利榮耀,自然與我嶽家有莫大的淵源。”“這就好,忽必烈為嘉獎立軍功者,將金佛賞賜給他們。金佛成了蒙元胡虜軍事勝利的象征,這對我漢人真是莫大恥辱。我出十倍於金佛重量的黃金,願請江湖俠義人士助我得到金佛,為我大宋爭一口氣。考慮到金佛與嶽氏有淵源,不便繞過忠嶽山莊,尋求他人相助。若是忠嶽山莊從蒙元人手中奪回金佛,也是對先祖有個交代,不辱沒了嶽王爺的英名。”“金佛固然是要奪回的,可我忠嶽山莊不會為了錢財便將與先祖有淵源的金佛送與別人,金佛理應歸我忠嶽山莊。”“嶽莊主,金佛隻要歸了漢人便是掙了莫大的一口氣,何必非要在乎歸誰所有呢?我出的金子可是實實在在的。”“不知金老板要這佛像何用?”“我金無量在大宋人眼裏聲譽不好,被看做是唯利是圖的奸商,想通過此事積攢點聲譽也好更容易做買賣。”“不是吧,在宋得了名聲在蒙元就敗了名聲,一增一損對你的生意也不見得是好。我想先生另有所圖吧?”“不愧是嶽莊主,那就實話說了吧,我的一位重要的朋友想得這金佛。”“什麼樣的朋友?”“重要的朋友。沒了這個朋友我金某就沒有了依靠沒有了買賣。”“來頭不小,隻是想不出當朝官員哪一個能做你的乘涼大樹。”“北方的大樹。”“我忠嶽山莊豈會給蒙元做走狗,金老板打錯了算盤來錯了地方。”“金某人一輩子從未打錯一會算盤,忠嶽山莊不會,可嶽莊主會。”“多高的大樹?”“通天高的大樹!”“哈哈,看來金老板能看穿人的心。”“這是受賞賜持有金佛的蒙元大臣名單。老夫下山時還想好好祭拜一下嶽王爺,有勞嶽莊主幫老夫準備一下祭品。”
第二天一早未進早餐,金無量跟隨從的小童便騎高頭大馬飛奔下山去。金無量謙恭問小童道:“小總管真乃天才是也。才十五歲的年紀看人卻如此透徹,誰會想到不可一世的嶽承誌會為了黃金為我蒙古做事呀。”“蠢材,忠嶽山莊何等的家資,豈肯為錢而給人做事。”“小總管所言極是。”
路過嶽王廟,金無量不瞟一眼直直地下山去了。留小童勒馬進了嶽王廟。嶽王廟裏有人正跪在神像前燒香祭拜,小童環視四下無他人,燃起三炷香在右邊的蒲團歸了下來三拜之後道:“師傅安康。”正焚香的那人正是前麵提到的藍袍儒生韓先生,回複小童道:“恨坤徒兒事情是否妥了?”小童道:“師傅果然神機妙算,嶽承誌答應去劫金佛了。”“師兄弟中就你最聰明,你說說為何嶽承誌會答應這事?”“忠嶽山莊並不缺錢,能為我們做事自然是為了親近我大元朝廷。至於師傅為何知道嶽承誌肯親近我大元,這徒兒就不知了,還請師傅明示。”“嶽氏幾代人經營,忠嶽山莊在武林和南方朝廷上可謂泰山北鬥人心所向。到了嶽承誌,雖也做俠義善事,但對宋廷和武林的貢獻建樹不大。回過頭來看他擴修山莊卻是費勁苦心。可見他並無大誌隻是一心想要經營自己的家業。我大元勢頭正盛,平定天下隻在須臾之間,到時清算與元作對的,忠嶽山莊首當其衝。嶽承誌為了保全自己的家業,自然會親近大元,找個靠山,為自己留條後路。”“師父指點讓徒兒茅塞頓開。師父聖明,可比之諸葛孔明。”“恨坤,記住師父的話,聰明的人是不會過分奉承他人的。”“徒兒受教了,徒兒謹記師父的教誨。”
嶽承誌在客廳徘徊正思考怎樣將九蹲金佛劫來,下人來報少林寺弘讓大師求見。嶽承誌見弘讓不過三十來歲,身上發出極其雄厚的佛家功氣由深厚內功發出的功氣(身懷內功之人自然發出一種氣來,簡稱功氣。以後會詳細介紹到),不確定的感覺還有隱約的內家功氣。嶽承誌道:“大師是無字輩哪位神僧的高徒,不知今天大師所來何事?”“貧僧為方丈無相座下弟子,雲遊數月,經過寶地拜祭了嶽王爺,特來山莊一睹嶽王爺後人之風采。”“世人給我嶽氏太多謬讚,不過虛名耳,讓大師過譽了。大師來了就在山莊住一段時日,觀一下我忠嶽山莊,再遊一下忠嶽山的秋景,讓老夫進一下地主之誼。”“嶽莊主太過熱情了,貧僧到山莊不過討杯茶而已無意久留。莊主可有什麼煩惱事,或許貧僧可以為你解一下煩惱。”“多謝大師關心,老夫並無煩惱之事。”“莊主雙眉不展定是有心事,貧僧為回報莊主的熱心才會詢問。看來是莊主對貧僧信不過了。”嶽承誌暗想讓這個弘讓一起想想辦法也未嚐不可便道:“大師古道熱腸老夫也就不相瞞了。忽必烈近日賞賜九個有軍功的蒙元大臣每人一蹲金佛,這金佛與我祖上嶽飛有莫大的淵源。金佛代表了我漢人收複山河的念想,金佛落入蒙元大臣之手實在是我漢人的恥辱,為不辱沒先祖,老夫想奪回九蹲金佛。隻是蒙元大臣府上戒備森嚴,同時奪回九蹲金佛是我忠嶽山莊遠不能做到的。若不同時奪取,又怕打草驚蛇,別的府宅有了防備便再也奪不回了。”弘讓略微沉思了一下道:“金佛與嶽王爺的淵源是天下共知的故事,嶽氏後人奪回金佛理所當然。貧僧倒是有一辦法不知可行否?”“有何辦法還請大師賜教。”“莊主何不暗發英雄帖邀天下有誌英雄幫貴莊奪回金佛。莊主隻需以與金佛等重量的黃金作為酬勞,天下想打擊蒙元的英雄便蜂擁而至,莊主再選正直守信辦事牢靠的幫派人士去奪金佛。這件事情就成了。”“無相神僧的高徒果然是大智慧的,我這就派人暗發英雄帖。”“貧僧願回寺勸方丈讓少林也參與。我少林不貪圖金子但若奪回了金佛還請莊主將分與我寺的金子救濟了窮苦人家。”“大師慈悲為懷,老夫豈不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