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在野外,不僅要學會各種受傷後的急救措施,還要學會身處險境如何讓救援者發現自己的本領。下麵就向大家介紹一些野外遇險的自救常識。
一、 各種保命的急救措施
野外出行難免遇到一些突發情況,小到磕磕碰碰,大到危及生命。所以我們必須掌握一些野外急救的方法,以防不時隻需。
(一) 食物中毒急救
在野外由於食物缺乏,或者處於好奇,很可能會采食一些野生的植物、果實或者菌類食用,如果缺乏辨別食物的經驗,很可能會引發食物中毒的事故。
食物中毒後第一反應往往是腹部的不適,中毒者首先會感覺到腹脹,還可能伴有腹痛,個別的還會發生急性腹瀉。與腹部不適伴發的還有惡心,隨後會發生嘔吐的情況。當發現同伴食物中毒後應進行急救。
食物中毒自我急救的最常用辦法就是催吐。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喝濃食鹽水或生薑水是催吐的常規辦法。如果還不能吐的話,可用手指或筷子等直接刺激咽喉引吐。但因食物中毒導致昏迷的時候,不宜進行人為催吐,否則容易引起窒息。
如果是動物性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一次服下;或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植物性食物中毒,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另外,綠豆湯也是很好的解毒劑。
當然,這種緊急處理並不是治療食物中毒的最好辦法,隻是為治療急性食物中毒爭取時間,在緊急處理後,患者應該馬上進入醫院進行治療。
(二) 毒蛇咬傷急救
在山區或密林活動,不小心便會受到毒蛇的攻擊。毒蛇的種類不同,其分泌的毒液也不相同。
神經毒以侵犯神經係統為主,局部反應較少,會出現脈弱,流汗,惡心,嘔吐,視覺模糊,昏迷等全身症狀。
血液毒已侵犯血液係統為主,局部反應快而強烈,一般在被咬後三十分鍾內,局部開使出現劇痛,腫脹,發黑,出血等現象。時間較久之後,還可能出現水泡,膿包,全身會有皮下出血,血尿,咳血,流鼻血,發燒等症狀。
還有混合毒,即同時兼具上述兩種症狀。
如被毒蛇咬傷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急救:
1. 不要活動。
被毒蛇咬傷後,千萬不可以緊張亂跑奔走求救,這樣會加速毒液散布。盡可能辨識咬人的蛇有何特征,不可讓傷者使用酒、濃茶、咖啡等興奮性飲料。
2. 立即紮敷
用止血帶縛於傷口近心端上五至十公分處,如無止血帶可用毛巾,手帕或撕下的布條代替。紮敷時不可太緊,應可通過一指,其程度應以能阻止靜脈和淋巴回流不妨礙動脈流通為原則,每兩小時放鬆一次,每次放鬆一分鍾即。
3. 衝洗切口
在將傷口切開之前必須先以生理食鹽水,蒸餾水,必要時亦可用清水清洗傷口。在將傷口以消毒刀片切開成十字型,以吸吮器將毒血吸出,施救者宜避免直接以口吸出毒液,若口腔內有傷口可能引起中毒。蛇藥片口服,或將蛇藥片用清水溶成糊狀塗在創口四周。
在進行這些急救處理的同時,應撥打急救電話,並送至有血清的醫療單位接受進一步治療。
(三) 毒蟲咬傷急救
除了毒蛇以為,野外還會有許多毒蟲,雖不像毒蛇那樣足以致命,但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如被蠍子、馬蜂、蜜蜂等蜇傷,一定要先用鋒利的針將傷處刺透,擠壓腫塊,將毒汁與毒水盡量擠幹淨,然後用堿水洗傷口,或塗上肥皂水、小蘇打水或氨水。如果沒有針,也可用煤油將堿麵調成糊狀塗患處,起到解毒、止癢、消腫、止痛的作用。還可以將阿司匹林兩片研成粉末,用涼水調成糊狀塗患處同樣有效。
但如果被螞蟥咬住後不要驚慌失措地使勁拉,可用手掌或鞋底用力拍擊,經過劇烈的拍打以後,螞蟥的吸盤和顎片會自然放開,螞蟥很怕鹽,在它身上撒一些食鹽或者滴幾滴鹽水,它就會立刻全身收縮而跌下來。
此外,在民間驗方中也有用蔥葉、蔥頭或大蒜搗成泥狀,塗患處,或用新鮮乳反複滴塗於蜇傷部位,或用新鮮仙人掌洗淨去刺、搗爛如泥塗於傷處,這些均有殺菌止癢,解毒止痛,消腫的作用。
(四) 中暑急救
夏季炎熱的天氣出行,如果再加上缺水,極易發生中暑的現象。如果早期發現中暑及時救治,就很容易恢複。比如出現頭暈、耳鳴、惡心、胸悶、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但體溫不超過37.5度,這是中暑前期的表現,要引起警惕。而輕度中暑,則表現為麵色潮紅或蒼白、氣短、大汗、皮膚灼熱或濕冷、心率增快、脈搏細弱。如果中暑特別嚴重,則表現為高熱、神誌障礙、抽搐,甚至昏迷、猝死。
當出現中暑症狀時,要盡快用進行救治:
1. 立即將病人移到通風、陰涼、幹燥的地方,如走廊、樹陰下。
2. 使病人仰臥,解開衣領,脫去或鬆開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幹衣服,同時在一旁扇風,但要避免直接對著病人扇,以盡快散熱。
3. 用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以及腹股溝等處,有條件的話用溫水擦拭全身,同時進行皮膚、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
4. 意識清醒的病人或經過降溫清醒的病人可飲服綠豆湯、淡鹽水,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氣水(膠囊)等解暑。
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時,注意觀察中暑者的症狀,一旦出現高燒、昏迷抽搐等症狀,應讓病人側臥,頭向後仰,保持呼吸道通暢。並快速撥打急救電話,或想辦法送往附近的醫院。
(五) 骨折急救
野外出行本身就是一種風險活動,特別是在一些攀登的活動中,如果保護不慎容易發生骨折的事故,且以四肢骨折為主。如果摔倒或受其他外傷以後,四肢的某個部位疼痛劇烈、發生畸形或活動受限,就要想到可能是發生了骨折。發生四肢骨折後的急救措施:
1. 骨折發生後,應當迅速使用夾板固定患處。如果不固定,讓骨折部位亂動,有可能操作神經血管,造成麻痹。但是,骨折時,由於局部有內出血而不斷腫脹,所以不應固定過緊,不然會壓迫血管引起淤血。
2. 固定方法可以用木板附在患肢一側,在木板和肢體之間墊上棉花或毛巾等鬆軟物品,再用帶子綁好。鬆緊要適度。木板要長出骨折部位上下兩個關節,做超過關節固定,這樣才能徹底固定患肢。如果沒有木板可用樹枝、雨傘、報紙卷等物品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