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共襄玉苑盛典繁榮玉雕創作
中華民族早在遠古時代,便開創了製作、使用玉器的曆史。中國玉器和中華玉文化,綿延數千年,不斷發展,是中華文明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寓德於玉,以玉比德,崇尚美好品德的中國人,視玉為民族精神的象征,使玉文化的內涵得到極大的提升。改革開放三十年,隨著小康社會的建設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包括對玉文化的興趣和需求日益增長,玉器早已揭開神秘的麵紗走進大眾,為越來越多的人欣賞、品位、收藏,中國玉器迎來了一個空前發展和繁榮的新時期。
工藝美術“百花獎”是由原國家經委、國家輕工業部於1981年批準設立的,是中國工藝美術作品的最高獎項。多年來,“百花獎”的評選活動,極大地鼓舞了工藝美術企業和從業人員的創作熱情,有力地促進了中國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中國玉器“百花獎”是從事玉器創作技藝人員夢寐以求的最高榮譽。
為弘揚玉文化,滿足廣大人民的愛好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市場,今年6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珠寶首飾中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玉文化專業委員會在廣州、掲陽共同主辦了2008中國玉器百花獎評選活動。本次活動得到了有關省市企業、工藝美術大師與技藝人員的熱情參與和大力支持,取得了圓滿成功。作品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河南、江蘇、新疆、天津、雲南、河北、浙江等地的主要玉雕廠家和大師工作室,其所用材料有白玉、裴翠、岫玉、鬆石、珊瑚、瑪瑙等多個品類。專家們評選出特等獎1項、特別獎1項、金獎46項、銀獎71項、銅獎111項、最具文化創意獎7項、最佳工藝獎6項、優秀獎113項。
評選活動目的是為了弘揚中國玉文化,推動玉器行業的健康發展,使天然稀有資源,通過大師們的巧妙構思,精心設計,雕琢出更多佳品。評選中,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和創作設計人員紛紛提供精品參加評獎,形成了一個南北融彙、百花齊放的局麵。評選活動以中華傳統文化為根基,注重時代精神和文化創新,同時兼顧工藝和材質,以發現和扶持優秀人才為已任,努力為人才的成長創造條件。“雙百”“雙用”是評獎遵循的原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分門類,不分派別,充分尊重個性在藝術作品美中的體現。“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則是在傳承的前提下,單勵解放思想,汲取古今中外一切能夠豐富和推動玉雕創作的表現手法和營養,為中國玉器和中華玉文化創造新的生命、活力。
存在於自然界的美麗玉石,隻有經過玉雕大師巧奪天工的雕琢,才金創作出飽含人類先進文化和聰明才智的精美玉器。當前,我國正處於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新的曆史條件,為中國當代玉雕大師發掘自己的藝術潛力、展示創造才華,實現宏大的藝術抱負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寬廣的平台。我們衷心希望在評選百花獎的推動下,全國玉器行業同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視野,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市場創作出更多的精品,培養出更多的技藝人才和大師,為我國玉器行業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