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詠菊詩。”
啪啪啪,少年帶頭鼓起掌來,眉眼含笑,倒真是佩服這書生的文采。擺下擂台這麼多天了,像這般出挑的俊才還真是不多見。但也僅止於惺惺相惜罷了,真正的君子之間的較量絕對要全力以赴。
少年步伐優雅,向前邁出兩步,嘴角含笑,娓娓道來。
幽穀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詩。”心儀蘭花愛意濃,
山中尋蹤樂春風。攀登危岩撥荊棘,
一見芳姿露笑客。
“蘭花詩。”一片綠陰如洗,
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
求人不如求已。
“竹詩。”攜鋤秋圃自移來,籬畔庭前處處栽。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護惜,好和井徑絕塵埃。
“菊花詩。”
一時間,天地之間靜的隻剩下絲絲風聲。
眾人驚聞這世間絕妙的罕見詩篇,一時皆忘了言語,沉浸在久久的震驚中而未蘇醒過來。
仍是少年唇角牽起一絲會心笑意,凝望眾人,“我與這位公子實在投緣,但看我兩人在詩文方麵怕是比不出什麼高下了。但這文雅之事並不止於詩文,還有琴棋書畫,隻是不知大家還願意看我倆比試下去麼?”
台下此起彼伏的應和聲,呼籲聲,聲聲不絕於耳。
素衣書生得知這場比試大概是要延續下去時,卻也並不慌張忙亂,倒是一派淡然鎮定,好不凡的大家氣度。隻是這身形,這容貌,奈何如此熟悉?倒像在何處見過一般……究竟是在何處見過,卻一時半會兒想不起來了。我天淙民間尚能有如此這般的人才,也算是天佑之福了。
台上那少年已開始撫琴,嫋嫋琴音不絕於耳,一時綿若細雨仿佛讓人置身於最溫柔繾卷的江南水鄉,一時又鏗鏘悠鳴好似在狂風席卷的層層海浪中恣意徜徉。忽而,一個調子回轉,帶著一尾扣人心弦的絕妙顫音,一曲終了。
眾人的思緒仍徘徊在那仙樂般的琴音中,久久沉醉,深感餘音繞梁。
素衣書生不卑不亢,不動生色走到那少年剛剛撫過的古琴旁,麵含微笑地略微撥弄了下琴弦。嗬,真是好琴呢!閉目沉吟,深吸一口氣放緩思緒,然後一陣沁人心脾的曲調便在那修長白皙的手指下婉轉流瀉。每一個弦音都彈的剛剛好,多一分則顯累贅,少一分則不飽滿。曲調流暢優美,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美妙和諧之感。眾人聽的是絲絲入味,深深地被這弦音中的鴻鵠之誌給震撼!此曲漸漸慷慨激昂,一聽便知撫琴之人胸中有丘壑。就連我也不禁為此人的抱負和曠達的情懷的感到欽佩,望著他寧靜祥和的側臉,那似曾相識的眉目,忽地腦中猶如一道天雷擊中!
他……難道是他嗎?
自都城一別,已多年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