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明軒為了和朱府撇清關係,休了朱鳳瑛,走投無路的朱鳳瑛自盡在正明堂。
言麟,終身囚禁!但是知道言竣繼位以後,他用自己的腰帶自盡而亡,羅皇後知道兒子死了以後,她也用釵子刺破了自己的喉嚨。
言謹經曆了兩次風波之後,本來已經有了一點起色的身體又垮了下去。
再加上言麟這個兒子對他的打擊太大,許多事情,他都心灰意冷了,在調理身體的時候,他迷上了道,專門請了幾個道士來和他討論道術。
沐雲薇幫言謹調理了半年以後,他的身體已經完全康複了,但是他已經不再想著料理朝政,隻想著怎麼和道士們學習養生之道。
幹脆,言謹打算把皇位讓給兒子。
除了叛逆之子言麟,言謹還有三個兒子,言殷,言竣,言安,言謹這次讓大臣們推薦一個兒子繼承皇位。
本來在大臣們心目中最有能力的人選是竣王,但是經過兩次平定叛亂,言安也表現出了不同凡響的才能和遇事臨危不亂的鎮定和能夠力挽狂瀾的霸氣,大家對言安重新有了認識,覺得讓言安擔任,也未嚐不可,而且這次沐雲薇救了幾個大臣,因為她和言安的關係眾所周知,所以大家心裏便不由自主的偏向了言安。
大臣們都左右搖擺不定,覺得言竣和言安,舍掉誰都可惜。
這是第三次早朝討論這件事情了,大臣們都舉棋不定,不知道該選哪個皇子最好。
正在大家僵持不下的時候,言安跪倒在父皇麵前道:“父皇,孩兒覺得三哥才是當之無愧的繼承者,他有勇有謀,宅心仁厚,對國家,對百姓一定會兢兢業業,不負大家的重托。孩兒從小跟隨三哥,是他的左右手,三哥繼承大統以後,孩兒仍然會像之前一樣心甘情願的,跟隨他,支持他,協助他,隻有他能夠擔此大任。”
言竣也跪下來道:“父皇,孩兒推薦安兒,他才是最穩重的一個,這次叛亂,說到底都是孩兒的失職,在那樣的非常時期,沒有小心謹慎,反而給敵人可乘之機,讓自己,讓國家陷入了險情之中,要不是四弟當機立斷做出正確的判斷,後果不堪設想,四弟才十九歲,就有這樣的謀略,這樣的決斷力,是孩兒所不能企及的。再說了,孩兒因為這次中毒,損傷了大腦,思慮多了就會頭疼,力不從心,不適宜再擔此大任。”
兄弟倆相互謙讓,推來推去。
言謹剛剛經曆了言麟為了奪位不擇手段的風波,現在見兄弟倆這樣謙讓,心裏欣慰,在理智上,其實他更偏重於讓言竣繼位,他畢竟各方麵的經曆多,處事穩重,也深得民心,但是感情上,他又偏重於言安,這個兒子,可是兩次救了他的命,他的母親,也以自己的身體給他擋了一刀,他的命,是他們母子給的,他覺得應該補償他們。
但是次日一早,安王府的人發現安王走了,他留下了一封信給言竣,說是他帶著沐雲薇去遊曆四方,三年五載以後,等他們在外麵遊夠了就會回來。
言安和沐雲薇雙雙騎馬馳騁在綠草如茵的草原上,遠遠的,看見嫋嫋炊煙,他們不約而同的勒住韁繩,馬兒慢慢的停了下來。
“薇兒,咱們馬上就要見到姑姑了,真的無法想象,她離開繁華的京城,到了這裏,過得是不是習慣?”
“她來信不是說了嗎?她過得很開心,隻要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到哪裏都是天上仙境。”
“謝謝你,薇兒,謝謝你能夠支持我所有的決定,跟著我四處飄流。”
“沒關係我就喜歡這樣無拘無束,四處飄流的日子,最重要的是,和你永遠在一起。”
這是她前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這樣,她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故事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