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天龍寺中,高手如雲,其中又已四大高僧聲名最是卓著。而青木大師,又是四大高僧之首,修為比師弟青葉大師、青花大師、青果大師都較為高。不想今日竟然在此處得見。
隻聽得青木大師雙掌合十道:“阿彌陀佛,那自是再好不過,能得幽冥堂堂主公孫施主一言保障,再無他憂。
隻是還要再請公孫施主撂下一話,保那神槍幫、紫薇幫、點倉門、秦河派等大大小小二十餘門派周全,老朽自當馬上奉還貴教的十數塊‘賞善罰惡令’。”
陸子耳聞言又是一驚,這一下絲毫不比適才聽到青木大師名號時的震驚為輕。不想麵前這儒雅男子竟然是魔教幽冥堂堂主公孫連城,他實為魔教中塚人王之下的二號人物,手握決定天下武林命數的大權。
陸子耳一日之間見到武林中兩大絕頂高手,不禁心頭暗自慶幸。
原來這幾年魔教聲勢日長,五年間過賞善罰惡節,行賞善罰惡令,不斷地鏟除異己,擴充實力。
今年又到賞善罰惡節,魔教教主塚人王更是將賞善罰惡的對象提升到了江湖上二三流的幫派。
若是為其得逞,武林中怕隻剩得南劍門、逍遙宮、天龍寺和洛神門等幾個為數不多的一流大派,魔教野心如此之大,若是得逞,到時何人再能抵抗魔教勁旅?
青木大師本閉門多年,得知消息,顧念天下蒼生,這才親自出手,在魔教黑風山下,將派送“賞善罰惡令”的魔教弟子盡數拿下,一共繳獲了十餘枚賞善罰惡令。
這一下震驚魔教上下,魔教旗下四支勢力之首的幽冥堂在堂主公孫連城的帶領下親自追討令牌。
天龍寺和魔教大大小小已經戰了不下十戰。兩派弟子糾纏各處,追到今天,隻剩下兩個主事之人。但兩人各自顧忌,倒也不敢貿然動手。
但公孫連城此時聽了青木大師之言,不禁怒道:“我聖教一年一度的‘賞善罰惡節’從未落下過,今日豈能憑大師一言,就此作罷!”
青木大師卻仍舊麵帶笑意,道:“殺生多所不好,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既無善惡,又何必固執於那賞善罰惡之事。”
公孫連城忽而轉怒為笑,道:“承蒙垂教,但若說人世之理,在下卻拜服於我無情教‘無情教義’,你達摩祖師傳真言於世,有一句道:‘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世間諸般苦楚。’”
青木大師聞言,微笑點頭,道:“這一句確實是我佛家經典,難得公孫施主也記在心上。”
公孫連城聞言,笑道:“達摩既知人生在世是身處荊棘,心動人傷,所以才求‘四大皆空,五陰無我’之境界。”
他見青木大師聞言點頭,又道:“我教自號‘無情聖教’,主張無情入世,亦是由我聖教教主塚人王參悟多時方才得悟,這‘無情’二字,和貴教‘無我’境界其實頗有本質之同。”
話音剛落,卻聽得一聲曆喝,卻是青木大師猛然起身,聲若洪鍾,形似猛獸般道:“我教普度眾生,豈是你魔教濫殺無辜的行徑所能相提並論!”
陸子耳因雙親折在魔教修羅殿一支手上,背上還身負著‘罰惡’傷痕,這時聞言,再也忍不住,起身讚道:“青木大師說得不錯,人生在世,但求救人於危難。佛家至理和醫術一般都是救世救人的良藥,豈是魔教什麼狗屁教義所能並論的!”
說罷走到青木師徒麵前,剛要俯身下跪,稟明自己身份,卻見青木大師上前將他扶住,微微一笑,道:“相逢便是友,老僧記得施主模樣和俠義心腸,名號卻是浮雲,不提也罷。”
陸子耳心知他是不想自己把名號留給魔教妖人,以防日後為魔教追逐相害。心頭十分感激,但此時不知何處來的一股豪氣,又想父母大仇當前,日後自然要直麵勁敵,怎可偷偷摸摸,叫人小瞧。
當下刻意提高音調,朗聲道:“南劍門弟子陸子耳拜見青木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