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魔力池上限提高是常規性地功能升級,集成式充能組件和魔力分流管理係統原本是魔力池0的重頭戲,這也是在“魔力池”這個項目概念誕生時就已經提前做好的重點規劃,但是和被動充能方式、魔力回流方案一比,就不免有些遜色了。
按照聖殿騎士團一開始的項目計劃,魔力池中是沒有這兩個功能的,這兩個功能的誕生,完全是一個意外,和諾曼在北地之境的遭遇緊密相關。
在和晨曦之龍的戰鬥中,諾曼第一次接觸到了魔力的另一麵,知道了魔力竟然可以單純地作用一種力量來運用而不需要法術的運用形式,也了解到了魔力和肉體的關係。
這些新消息的加入,讓聖殿騎士團的“魔力池”計劃起了波瀾,臨時成立了一個新的項目組,最終製作出了魔力池0的版本來。而和這兩個新功能一比,其他幾個功能未免稍有些遜色,於是這兩個功能也就成了魔力池0的重點功能,被諾曼拿來安撫修了。
隻是設想雖好,具體功效如何,還是要在實踐中才能看出來。
諾曼把魔力樞紐製造出來後,馬上也就投入了實踐了。
他率先選擇的實踐範圍,是在魔法部中。這一方麵是因為目標人群比較準確,都是正兒八經的新法師,實踐數據比較有參考性,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材料不足,做不出去,而所謂的材料不足,就又涉及到魔力池0中的集成式充能組件和魔力分流管理係統這兩部分內容了。
和魔力池0相比,魔力池0不止有一個類似於魔力池0的魔力儲存裝置,還多了一套集成式充能組件,也就是擺放魔力樞紐的這個房間中那些連接在魔力樞紐上的金屬管了。
在這些金屬管的另一頭終端上,都連接著一個和修剛才坐的那個金屬托盤類似的東西。
金屬托盤的作用類似於魔力池0,用來吸收和釋放使用者的魔力,不過它們卻閹割了儲存功能,而金屬管的作用則是把這些終端上所采集的魔力輸送到魔力樞紐中,再在終端需要的時候把魔力樞紐中的魔力輸送到終端上。在這個行為過程中,魔力分流管理係統起到了一個統籌的作用,它和集成式功能組件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共同組成了這同魔力儲存分流係統。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相當於讓每個人都變相地擁有了魔力池,而至於為什麼不每個人配備一個魔力池呢……那是因為打造一套完整的魔力池係統耗費實在太過高昂,隻適合做高端精英產品,想要普及大眾的話,還是打造這樣一個集成係統性價比要高得多。
但就算是這樣性價比高的產品,對於可以是一窮二白的星宿海來還是難以負擔。
諾曼還是在把大部分人繪上了紋身、改造成了半野蠻人的基礎上,又靠著這支部隊在周圍搜刮了一個多月,最後還在聖殿騎士團的幫助下找到了一片礦藏進行組織人手進行挖掘的情況下才終於勉強打造出了這第一套魔力樞紐來,剛剛夠把魔法部安排妥當,實在是沒有多餘的財力去擴展到整個星宿海了。
不過光是在魔法部,也是足夠他收集實驗數據的了。
在這段時間的實驗中,魔力池0的運行狀態整體穩定,沒有出過什麼問題,魔力集成和分流係統也基本穩定,隻在二樓的一個房間出過問題,後來排查了一下原因後修複了那一段金屬管問題也解決了。
總體而言,一個月的運行時間證明魔力池0是成功的產品,可以推廣普及開來,進入第二階段的實驗,而這正好也解決了魔力池0在這一個月的運行中展現出來的最嚴重問題,那就是魔力供不應求的狀態。
正如修所的,光靠魔法部的這些個法師的被動充能,根本滿足不了整個星宿海的魔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