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口氣
安哥(筆名)著
序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國人走出國門,飛躍重洋。留學、工作或移民。在異國他鄉,希望被當地人接納,得到他們的認同。截然不同的社會背景、文化傳統、意識觀念和生活方式碰撞和衝擊下,迷失過,彷徨過。
慘淡的日子之後,仍然有勇氣搞清楚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存在。那麼這些發生過的,和正在以及將來會發生的事情,會提供一點線索吧。
這部作品,是借助於生活中的原型,輔以想像,重作加工,而虛構的中篇小說作品。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第一章
麥津化工廠子第中學,校長室裏。安成正在認真的備課。這是這裏的老師,學生都很熟悉的一個畫麵。慢慢的,大家大概都知道,隻要校長在,辦公室的門一般都是開著的。來往的學生也好,老師也好,門前經過的時候,最常看到的就是這個像學者一樣,安靜研究著什麼,筆下寫著東西的模樣。安成本人為數不多的照片裏,跟教學有關的,好像一共兩個姿態。這是其中一個,側麵照過去伏筆備課的樣子。另外一個,是拿著粉筆,黑板上講課的樣子。
安琪也很愛這樣的畫麵。在她眼裏,爸爸很愛他們。這點,安琪從來沒懷疑過。不止是愛。安琪覺得,是有些放肆,不拘小節的愛。有一次,班裏演出,安琪把跳舞的鞋子放在爸爸的辦公室裏。中午大家來得很早,出發去要演出的劇院。安琪去拿鞋,看到辦公室門是鎖著的。明知爸爸不在,同學們著急要走,心裏急,就一根筋兒的敲門。很大聲。明明是初一的學生了,但就是弱智的執著的希望能把爸爸給敲出來。忘記了,那麼早,還是中午,全學校都沒什麼人呢。很多年以後,安琪有時候還會想起當年的那個傻姑娘。想起後來在操場上看到走步鍛煉著的爸爸,後怕自己的粗魯。但是爸爸什麼都沒說,趕緊開門,給安琪取了鞋子的場景。這樣的放肆,不隻這一次。更小的時候,爸爸下午要正裝出席一個什麼活動。中午午休的時候,安琪調皮睡不著,拆了爸爸的領帶。爸爸起來後,時間來不急,又不會打領帶結,氣壞了,自己平時簡樸,又找不出第二條可以搭配的領帶來。媽媽在一旁也是一副責怪的樣子。
安琪很怕爸爸生氣。即使不生氣,爸爸平時也已經是很硬的樣子。像人家說的,人的某一方麵比較突出的時候呢,相對的另外一麵就會隱性一些。爸爸就是這樣,很愛他們,但是比較少柔情的一麵。跟媽媽兩個人,也很少親熱,膩歪的動作。至少很少讓安琪跟妹妹看到。爸爸跟媽媽兩個人表達感情都是很含蓄跟內斂的。比較害羞的人。安琪很怕爸爸生氣,覺得爸爸生氣起來殺傷力比較大,來個罵或者打。雖然很少,但是想想是挺可怕的。安琪怕媽媽生氣,緣由倒是有些不同。安琪跟妹妹做錯事,媽媽生起氣來。更像是跟自己過不去。自己很傷心,難過的樣子。雖然不是直接的教訓自己,但是媽媽的生氣像是在說,“我難過了,你們的日子也不會好過。”會間接發威。
那一次,安琪擔驚受怕了一個下午。晚上放學回來後,爸爸挺高興的模樣。說自己知道怎麼給領帶打結了,也沒耽誤事兒。謝謝安琪。大概在那一次的鼓勵之後,安琪就沒落下過什麼搞破壞的機會。
八年前,這家隸屬於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大型企業,為自己旗下新建的子第中學招兵買馬,從全國各個地方選拔教學研究能力強的老師。90年,安成作為那個年代不多的正牌兒大學畢業生,畢業分配到狀元縣的重點高中任教,深受師生的喜歡。被躊躇建設寧源中學的班底選中,攜家帶口,還有自己的所有家具,家當,用兩輛大卡車,舉家接到了麥津,安頓在了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