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生命的霞光(1 / 3)

過了幾天,林啟澤到辦公室去拜訪老藤,表達自己考慮回單位上班的意思。

老藤回應說沒關係的,我們這些停薪留職人員都是內部的,況且我們是科研單位,並非是行政機關,隻要改個稱呼,作為外派人員既可。過去的政策我們單位依然執行,不違背文件的規定。不過,誰想回來,我們單位也歡迎,畢竟還都是為單位為社會做貢獻的嘛。

單位停薪留職的政策是不執行了,可單位都是內部放人出去的,改一個叫法稱為外排合作人員,簡稱外排人員。主要是那些外排人員不領單位裏財政發的工資和福利,還要準時交一筆管理費。這對單位而言,是有利益而並無大礙。

林啟澤了解了老藤的態度。

林啟澤從老藤辦公室出來,上樓去查看自己的辦公桌子,正好遇到下樓的候建業。對方很是客氣地說:“啟澤,準備又帶些什麼新的東西回來?”

林啟澤不知如何更好的回答他,隻好實話實說:“準備回來上班,候科長多指導一下,才好!”

候科長表現出詫異的神態,因為前段時間單位和鑫全化工的合作,老藤幾乎安排他全權負責和林啟澤對接,兩人相處還是很容洽的。聽到林啟澤說話的語調,他還是有些不太接受。因為急著找老藤彙報事情,對方還是有點開玩笑的回應:“啟澤,還是有秘密武器的。”說完,匆匆下樓去了。

林啟澤住在單位裏,前段時間還有業務和單位合作,平日裏和同事的接觸還是很多,大家對他並沒有多少隔膜感。

林啟澤走進自己的辦公室,找到仍為自己保留的辦公桌,林啟澤下海時把東西鎖在三個抽屜和邊櫃裏,同事們則利用桌麵放些東西。

因為下海近五年了,辦公桌被同事多次移動。桌子以前是靠窗擺放,有時忘記關窗,讓大雨飄進來淋濕了桌麵,同事把桌子移到角落去了。現在,桌麵上仍放著其它同事的資料。

林啟澤打開抽屜和邊櫃,發現裏麵的東西幾乎全被水泡過。林雨榕的信和畫,同學剛畢業時的通信,還有《畢業紀念冊》幾乎浸過水,畫已模糊不清,成一片五顏六色的彩紙,同學間的通信粘連在一起,許多信件都分不開。林啟澤打開硬麵的《畢業紀念冊》,一頁一頁分開翻看,裏麵的相片,贈言也已模糊不清,一塌胡塗。

林啟澤慢慢地清理了半個小時,把毀掉的東西用垃圾袋裝好,放到樓下的垃圾筒裏。

過了五一,林啟澤回到廠裏,吳昆已辭職走了。林啟澤覺得自己也該走了。林啟澤回到廠部呆了一周,把手上的事情交接完畢,想到自己也可以辭職離開,全身心終於感到了一種解脫。

第二天上午,不知什麼風把盧董事長吹到廠部來,他照例先聽下麵的情況彙報,讓大家自由發表一下意見和建議。到了最後,他照例滔滔不絕地大談公司上市的事情,可會議室僅有十來個人了,大家都有點膩煩。不到一個小時會議就結束了。

林啟澤回到五樓宿舍,自己一個人站在的陽台上,眺望開發區一片片廠房,依然有不少企業正熱火朝天地開著工,而自己身背後的廠子已停工快五個月,不由一陣罔然。

忽然隔壁陽台傳來盧董事長和張副總的談話。林啟澤不是存心偷聽別人的話題,可耳朵卻好象要長長一點,好把別人的話聽得更仔細一些,心裏也屏住氣,聽聽他們再談些什麼。

盧董事長說他要趕回市裏談上市的事,中午就不在廠裏吃飯了。

一會兒,張副總說廠子停得太久,現在大多數工人拿不到工資,多數人都轉到開發區一些工廠去了。工人還好招,象吳昆這樣的中層管理技術人員也紛紛走了,恐怕真的要開工了找不到好的人手。

盧董事長很是慨然而自信地說一句:“我也不想看到這種情況,可市場變化太大,我們資金一下湊不到,也隻能暫時這樣。等我們上了市,或者說能發行一些債券湊足了錢,一切都不是問題。再說,隻要市場好轉,你還怕沒人來。”接著加了一句:“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到處是。”

林啟澤不再想聽下去,也怕讓人發現自己再偷聽他人的講話,自個兒退到房間裏來。可內心真象打翻了五昧瓶,不知什麼滋味——猛然想到前兩年離開建泉食品時,當時內心還有些不舍。現在,聽了盧董事長的的那番話,覺得自己當下的辭職,是一種釋懷的感覺。

一會兒,聽見樓底下汽車的發動聲,林啟澤走到陽台上,盧董事長的車子已駛出廠門,一轉眼就消失在視野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