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3章(1 / 2)

突然,一聲啼哭傳來,那是他們才滿一歲半的女兒惜珍,珍惜梓禎。

他想起身去抱住,“朵朵,珍兒大概餓了。”

她死抱著他不放,“不要,人家還沒抱夠你呢!”

他低低輕笑,孩子最後被宮婢抱了出去。

“梓禎,你答應我,絕對絕對不可以不說一聲就離開我。”

“好,我答應你。”

如此的承諾,幾乎每天都會上演一次。

望著這雙明亮美麗的月眸,她相信他會做到的,因為,他從來沒有失信於她,從來都沒有。

於是,今日早朝,皇帝陛下又遲到了半個時辰。眾臣子皆是心知肚明,耐心等候。對於皇後陛下的耽政之行,沒有絲毫怨言。

為什麼呢?

煦日和風,子霏倚在廊下,看著院中原凱正在教兩兒子練劍,幸福地笑了。

當年,她隨梓禎從烏孜回國的當日,梓禎一睡不起,她根本無法再思考,她從來沒想過他會突然離她而去,沒有支字片語,那麼突然。在她認識他以來,他一直都是那麼強大,似乎什麼事也難不倒他。她從來沒想過,他也有最脆弱無力的時候,他也會“死”。那個時候,她什麼辦法也沒有了,叫不醒,推不醒,她隻有一直哭,一直哭,哭到肝腸寸斷,萬念俱灰,隻想隨他而去。

幸好及時被宮人發現,剛離宮的彤希又趕了回來,才告訴她,梓禎當年在雍露宮遇刺時中了絕頂劇毒,他用盡一切辦法幫他壓製,都不得法,隻有服下鳳凰丹,故而那段時間他的傷好得極慢。鳳凰丹是黑姑受了梓禎的皇家玉牌,回贈的物品,梓禎也未料到真有一日會用上。本來以梓禎功力,鳳凰丹發效仍需要一段時間。隻是逼宮一戰耗損他太多心力,加之當時她自求離去,令他心神倍受損傷,加速了發作。誰也沒有料到,那一刻來得那樣快。

當日,梓禎本想先告訴她,他已將一切安排好。但是她傻呼呼錯過了機會,而在外遇到彤希,彤希欲言又止的事也是這件事。彤希以為梓禎會告訴她,便沒有急著告訴她。於是,機會全部錯失。

當時若再晚一步,他們倆大概就像《羅密歐和茱麗葉》的劇情一般,他活過來,她卻割腕自殺,血盡而逝。

幸好啊,蓮燁那小子又想當第三者,聞著濃香的魚粥跑了進來,看到滿身是血的他們,嚇得又哭又叫,招來宮人,及時救回了她。而黑姑也未離開,便是等著時候到了,好為梓禎解毒。

他其實早安排好了一切,隻要她沒急著去熬什麼該死的粥,就不會變成那樣子。

事後,東方修最愛嘲諷她,“嘖嘖,虧我覺得你還挺聰明的。居然人還沒死,就忙著殉情。”

那個大嘴巴的下場是,被她和兒子們賞了一頭的白麵粉。

在梓禎至祈山療毒時,她當真當了一回垂簾聽政的皇後。那痛苦煎熬的半年裏,她令滿朝文武刮目相看。和年僅五歲的兒子一起,在掌錄和東方兄弟的撫佐下,將逼宮後的未清理幹淨的問題一一解決,接受了律曲國國王的禪讓詔書,將南邦那些屢犯國境的零散小國一一收服,並以聘問、朝貢、封賜、和親、交易、民間的各種往來施仁布德,讓湘南國的版圖擴大了一倍有多。國庫迅速豐盈,曾飽受戰火的城市也終於恢複了往日生機。

在掃平南邦時,她為震士氣,披掛上陣,代皇帝親臨戰場。那場大戰,她用梓禎的黑木弓直接射下了敵陣大將,敗倒敵軍戰旗,贏利最終勝利。

東方朔曾對她說,“臣未曾想到,皇後娘娘的霸氣不輸皇上分毫,這南邦之亂困擾我國多年,今日終於平定。娘娘的功勞當屬第一。”

唉,其實她何曾想如此呢!她也是沾了梓禎的光,早知道敬軒想交出王位,才直接修書一封,以平定南邦為借口,收了律曲國的玉璽。她從沒真正為他做什麼,為他分憂。做這些,隻是希望他能安心在祈山養身。

可是,她卻又忘了一件事。她從沒問過,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他下祈山那日,她焦急地等在山下,她曾經避逃天堯時待的那個獵戶村子。秋大嬸見到她是又驚又喜,她如願報答了這個在她初生時,第一個對她伸出援助之手的好心人。

再看到他,她什麼話也說不出來,隻能哭,一直哭一直哭,似要將這半年來的忍耐,等待,心疼,後悔,不甘,自責……那夜夜夢回讓她淚濕枕畔的絕望,都渲瀉一空。

“朵兒,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不辛苦,一點也不辛苦。隻要……隻要你在就好!”她緊緊抱著他,怕他飛了似地緊張,整顆心跳得又快,又疼,又雀躍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