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經過半天的趕路,終於在傍晚回到了蜀山。
楊不過剛回到蜀山,便收到鬼斧傳信,趕往劍池。
剛入鑄劍場,鬼斧便帶他走到鑄劍台,楊不過就發現一向清澈無比的劍池之水如今暗暗發黑。
傳說中這個劍池是上古女媧補天之時,熔鑄補天靈石的熔岩中漏出來的靈石之水,滴落到蜀山之上,成了一眼源源不斷的靈泉。
易遠年輕之時路過此地,發現此泉,在泉水之旁鑄成太清劍這一神兵。中年後來此建立蜀山派,並把太清劍沉之池底,作為護山大陣,為蜀山派立派之根本。
在蜀山派三千多年的曆史上,劍池之水發暗的異象,總共不超過十次。每一次都是蜀山派遭遇危難的預兆。如第一次就在祖師爺易遠以元神封印魔王之時,又如第十八代代掌門雷網隕落於魔界冷宗手上,險些導致蜀山派失守的事件......
“兩天前,我正在鍛造劍尖,一道紫氣從劍尖冒起,鑽進水柱之中,變成一抹黑色,直奔掌門堂而去。”鬼斧看見楊不過,皺著眉頭說道:“而長劍也因此冰火失衡,我現在隻能封住八級寒鐵的寒氣,將長劍降格為極品玄兵。他日你把那抹紫氣找回,融入長劍之中,便可重回神兵之列。”
“師傅他怎麼了?”楊不過聽到這裏,緊張地問道。龐中天教養他十年,猶如生父,所以他連長劍是否可以成為神兵都不介意,先問師父的情況。
鬼斧聽到這裏,微微搖搖頭,說:
“六天前,掌門師兄正在練功,被紫色妖氣入侵,受了重傷。如今後山的四位長老都在為掌門師兄療傷。蜀山派大小事務都是由張翼師兄打理。”
楊不過聽到這裏,臉上的神色變得凝重起來。張翼是蜀山派二代修士中修為僅次於龐中天的高手。可是心性比較狡詐,一直與師傅龐中天不和。這次師傅練功受傷,張翼代理掌門處理事務,楊不過暗暗下決心,不能讓張翼趁機謀權。
楊不過輕輕地推開房門,回到這久違一個月的房間。這個房間楊不過從拜入蜀山門下起,就在這裏住下,這一住就是九年多的時間。九年前自己在荊州關門穀被師傅救回蜀山,十歲以前的記憶全部失去了。
楊不過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母是誰,楊不過這個名字,是師傅幫他取的,以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當時他身上隻有一塊刻著古篆的木牌。
楊不過從懷中取出木牌,這個木牌兩寸見寬,三寸長,大約一指厚。木牌的正麵非常樸素,沒有任何花紋修飾,正中刻著“七劍”兩個古篆。
翻過背麵,一道劍痕橫穿木牌。
這是楊不過從小就帶在身上的木牌,這塊木牌看似普通,卻絕不平凡。楊不過試過各種辦法都無法傷它分毫,就連天權長老的極品玄兵煉羅劍,也沒有辦法在這一塊木牌身上留下一絲痕跡。
但是木牌本身卻有一道劍痕,那到底是怎樣級別的玄兵才能做到?
答案隻有一個:神兵!
楊不過手中注入靈力,隻見木牌慢慢浮出四個字:七星劍譜。
楊不過意念一動,那四個字消失在眼前,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更小的文字:
天下之大,最耀眼的莫過於太陽,在太陽之後,便是星辰月亮。月亮之光芒雖遠蓋星辰,但星辰滿天所聚合起來的力量遠不是月亮能比。天有北鬥七星,便取其七星變化之妙,成此七星劍譜,一旦練成,引天上星辰之力為己用,揮使出來萬軍莫敵。
我於一天木之中窺得此譜,為之大驚大喜。然此劍譜精妙無比,遠非我輩所能駕馭,我窮己一生,亦不能窺其全貌。但也足以橫掃玄修界,縱橫數十年而無一敵手。吾將即日飛升仙境,遂將此劍譜筆錄,望有緣人得之,習之,駕馭之,以慰吾生平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