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丹大道(3 / 3)

“媽的居然是這種說法嗎……”

張野在心裏一陣天大的臥槽,“結果十世重修,就是把自己煉成了一顆人形仙丹嘛?意義何在呀?這怕是腦子有坑吧!”

“我說了,他基本上證得了‘丹道正果’,僅僅也隻是基本上,而非全部。”清河老道微微一笑,在這種關鍵性問題麵前賣了個關子。

“什麼意思?”張野很自然地追問了下去。

“意思是,他的肉身已經接近了大羅金仙之體,然而畢竟是佛道結合、劍走偏鋒的旁門法術,越往後修,隻會越暴露出問題所在。金丹大道修身也修神,肉身證道的同時,也是積攢功德、提升境界的過程;同理佛門的‘輪回專修大法’原本的用途也不在於重塑肉身,而是涅槃重生、元神不滅的基礎上幾經人事,保留修為。這種路子偏就偏在,它舍棄了兩門功法中原本最核心的東西,轉而去追求那些附加的細枝末節,這就導致了十世修為過後,肉身成聖了,元神也沒有泯滅,但兩者間卻沒有辦法契合--境界跟不上,就算證了大道,也不過是徒有其表。”

清河掌門說道,微微一笑,撚須搖頭。

“大概明白了。”張野點了點頭,“意思就是,別人修正果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邁,而三藏法師的做法卻無異於找了一條捷徑一直走下去。他那種修法隻要時間足夠基本是一定能達到‘丹道正果’的地步,然而泯滅了其中的偶然性,實則從一開始,就違背了天道修真的基本原則。”

修為跟境界哪個更重要,這個問題,答案顯然在於後者。

非要比喻的話,修為相當於一個人的腳,決定了他所處的下限;而境界,則相當於這個人的眼睛,是上限,也決定他所能達到的高度。

有的人眼高手低,這類平常生活中慣用的貶義詞,在修行一途上,反倒成了無關緊要的東西。因為提升修為所需的僅僅是時間,而提升境界,則難於登天。舉個最好的例子,蜀山四長老之首天策劍主李星雲。她的境界之高,應該說是張野見過這麼多高手前輩以來,平生僅見的存在。因為自身境界已經契合天道,所以對於她來說,有一天問鼎天下、乃至得道飛升,僅僅隻是時間問題。

而有的人則是腳站得高,眼看得低。這種情況,一旦視野與腳步間的差距被越拉越大,其最終結果隻能是頭腳倒置,隨後摔得粉身碎骨。

毫無疑問,按清河掌門所說,唐代三藏法師的情況,就屬於兩者間的後者--修為上去了,境界卻跟不上修為的節奏。

十世重修僅僅隻是打造了一副完美的藥丹之體,然而不曾領會旁人修道的艱苦,一輩子也隻能是活在溫室中的一顆肉身大藥。

“然而事已至此,這位思想上超前了一個時代的佛修先賢,再一次出乎了眾人的意料,為他這條終南捷徑,找了最後一個修成正果的補丁。”清河掌門話鋒一轉,微笑著透露了這個故事的後半部分。

“什麼樣的補丁。”張野皺眉。

“西天取經。”

清河掌門眯著雙眼,答。

--------------------------------------------------------------------------------------

本章內容,包括後續提到的有關玄奘法師的任何描述,一律是本人瞎編的。特此聲明,不對各位看官的唯物史觀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