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掌門有請(2 / 2)

“能死掉嗎?”老酒鬼擰著眉梢問。

“再這樣下去,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張野歎了口氣,“這也就是我一時的突發奇想而已,也許這東西到底還是傷勢過重了,真要回天乏力,咱們也沒辦法。”

“說的是。”老酒鬼點頭,“別想這些了,收拾收拾,待會兒該去漸漸咱們此行造訪的主人了。”他望著張野嘿嘿一笑。

說話間,端著一副托盤的紅衣跨過門檻從門外走了進來。

托盤上是清粥小菜--蜀山並不算嚴格意義上的道士門派,雖然多數地方比不了繁文縟節的茅山龍虎山,但飲食方麵,大體還是奉行了“清心寡欲”的理念。

這點從之前的苦茶就能看出來。

對他們而言,“肉食”、“佳肴”、“珍飲”、“廣味”隻能是徒添人的口舌之欲。一旦在這方麵有了過高的追求,轉而修道的信念就會有所動搖,或者說最起碼不再純粹。因而這幫深山裏修禪養性的修者,大多數都是幾十年如一日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而為了證明他們拿得起放得下,成年以後,這群自小在山中修行的弟子,會逐年放行一批下山遊覽,經曆人世間的富貴榮華、聲色光影。等到一身鉛華洗盡,有的返回山上更堅定的信守時代追隨的天道,有的則是流連塵世,注定與大道無緣。

留在山下的人並不代表忘本。恰恰相反,這項傳統在道域四大名山中幾乎無論大宗小派,一律奉如圭臬。

山上山下,是對於超塵和俗世的不同選擇。

留在山上的人傳道授業,一邊延續道統香火,一邊也承擔起證道偉業;而留在塵世間的人則是開枝散葉,進駐政商各界,一方麵形成各門派自己的人間勢力,一方麵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將這份理念不斷對外傳播。

三百年前典獄司的成立,相當於將各門各派在俗世界的勢力進行了一個大整合。每一個生活在俗世人間的修道者,接在典獄司總庭的名單上留有姓名出身、家底淵源。這是監督,也是聯合。是修真界和世俗界的鏈接紐帶,也是秩序在混亂中的離合並流、最終投影。

粥是無味的粥,菜是清甜的小菜。

半飲半吞的吃完了麵前托盤裏的東西,張野的臉上是一陣更深的苦笑。

“也不知道這山上幾十年如一日的日子,這幫弟子是怎麼撐下來的?”

他一陣慨然。放下碗筷,起身伸了一個神清氣爽的懶腰。一旁的林九根本對這點吃的一點興趣都沒有,給兩個大男人準備的兩副碗筷,他的那份從頭到尾沒有碰過一次。

“當然是學會‘偷腥’啦!”

全程看著他吃完的紅衣掩嘴一笑,看向張野的眼神中透著意味深長。

“什麼意思?”

張野皺眉問。

“我剛剛在後廚幫你們取早飯的時候,意外發現了瓶瓶罐罐裏的醃肉,甚至是私藏在暗處的野味。你們說在道門清淨地發現這些東西,說明什麼?”

紅衣笑著說。

“說明這幫人的清心寡欲都是裝出來的?在我們麵前裝裝樣子,實則背後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銀?”老酒鬼抬起眼皮來隱晦一笑。

“不至於。”

紅衣那邊沒說話,第一個搖頭的人反倒是張野。“道域四大名山,沒你說的那麼下作。紅衣說的事情我相信,不過就算有不顧清規戒律的,那也是少數。要知道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會有欲望,真正做到舉門皆聖賢的,古往今來恐怕一個都沒有。

“就拿我們先前見過的四大長老來說,他們就很好的代表了整個蜀山的風氣。羽生劍主躁進,滄溟劍主癡迷,青釭劍主嚴厲,最後剩下的天策劍主,卻是幾乎最堪合天道的人。所以真看到這些人間風味也不必太稀奇,一個門派上下千人--人間百態,總不能指望他們個個都和咱們的李江帆李師兄一樣,是個教科書式的完人吧?”

“什麼‘完人’?”

說曹操曹操到,張野的話音剛落,門外走來的便是一身白衣緊袖、背劍束腰的蜀山大弟子,李江帆。

“沒啥,剛吃完的早飯,隨便扯兩句~”

張野笑了笑,一見正主造訪,各人自然是收起了此前的那副笑態。

“山上的早飯一般都比較清淡,不知道可還合幾位的口味?”李江帆瞥了一眼托盤上幾乎還剩一半的清粥小菜,不經意間問了一句。

“還行,偶爾吃點清淡的,有益脾胃啊。”

張野笑笑,心說這何止是淡啊,這簡直是淡出個鳥來……

“既然如此,如果沒什麼問題的話,掌門及四位長老有請,請三位跟我一同前往撥雲殿吧。”

李江帆抬手,做了個“請”的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