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時疫(1 / 2)

梁瑾點點頭,剛準備說什麼,遠處忽然傳來集合的號角聲。他神情一凜,一個翻身上了戰馬,定定地看了虞若詡一眼,然後調轉馬頭,朝著號角聲的方向絕塵而去。

虞若詡怔怔地看著他的背影,下意識地摸了摸裝著玉佩的荷包,不知為何,心中竟然生出淡淡的不舍。

她心裏一驚,連忙搖搖頭,自己真是魔怔了,怎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回到馬車上,虞若詡對張伯吩咐道,“咱們回府吧。”

“誒?小姐不再看看嗎?奴婢看到好多百姓都圍在城門那邊,就等著集合完之後送大軍出城呢。”秀兒指了指城門方向。

“不看了,回去吧。”虞若詡突然有些不敢看梁瑾一身戎裝,披掛出征的樣子,“那邊人太多了。“

秀兒知道她一向喜靜,也沒有多說什麼,隻聽張伯揮了揮鞭子,馬車便逆著人流,掉頭朝虞府方向駛去。

自從上次在她手上栽了跟頭之後,許小娥倒是收斂了不少,雖然時不時還是會對她冷嘲熱諷幾番,但手底下的小動作明顯少了許多。虞若詡也總算是過了幾天相對比較舒心的日子。

“最近府裏沒出什麼事吧?“虞仲鈞問道,”我聽說前兩天公主又責罰了幾個下人,還打傷了好幾個丫鬟。“

虞若詡一邊寫奏折一邊答道,“還不是因為流言的事情。她又管不住那些人的嘴,隻有拿身邊的下人出氣,這段時間顧忌自己的麵子,連門都出得少了。這倒也好,省得她又到處給女兒說親事。”

虞仲鈞歎了一口氣,“這倒也符合她的性子。”

虞若詡不想再提許小娥的事情,話鋒一轉,“對了,我看折子上說大軍已經到了幽州城,可是鮮卑那邊突然又撤了軍,不知道他們又在使什麼詐。”

“兵家多詭道,拓跋圭怕是要來個誘敵深入。”虞仲鈞想了想,“朝廷現在實力不足,隻能跟鮮卑耗著,為父隻盼望有一天拓跋圭突然死了,鮮卑那邊恐怕會因為繼承人的事情內鬥一場,這樣朝廷才能稍微喘口氣。”

“哦?此話怎講?”虞若詡一下子來了興致,“江城公主不是剛剛誕下麟兒嗎?鮮卑王庭又不是後繼無人,怎麼會……”

“拓跋圭膝下有四個兒子,除了江城公主的孩子以外,另外三個都已成年,其中有兩個王子是純正的鮮卑血統,在部落裏的分別獲得了不少人的擁護。隨著拓跋圭年齡越來越大,這儲位之爭也漸漸白熱化。聽說那兩位王子明裏暗裏鬥得你死我活,連拓跋圭自己都分外傷神,怕日後會兄弟相殘,兩敗俱傷。”虞仲鈞解釋道。

“那還有一個王子呢?”

“你還記得晉城長公主嗎?”虞仲鈞反問她。

虞若詡一怔,“晉城長公主?拓跋圭的第一個漢室王後?“

“沒錯。“虞仲鈞點頭道,”拓跋圭前後娶了兩位和親公主,第一位就是先帝的姑母晉城長公主,可惜天妒紅顏,長公主嫁過去沒多久就病逝了。“

“那……那位王子不會是……“

“他不是晉城長公主的孩子。“虞仲鈞說道,”他是晉城長公主身邊的陪嫁侍女所生。鮮卑人本來就不喜歡有漢家血統的王子,再加上他的生母地位卑微,據說這些年的處境一直都不太好。“

虞若詡歎了口氣,心思卻被“鮮卑人本來就不喜歡有漢家血統的王子“所觸動,”那江城公主的孩子……“

“放心吧,他不一樣,畢竟生母地位高貴,而且目前江城公主還很得拓跋圭的寵愛,之後的事情誰都說不準。“虞仲鈞安慰道。

虞若詡點頭,低笑道,“看來兒子多了不是好事。特別是在帝王家。“

“你說的倒有理。”虞仲鈞笑道,“對於帝王家來說,兒子太多的確不是好事,可是沒有兒子才是大大的不妙。”

虞若詡一驚,抬頭看了看虞仲鈞,“爹爹,您是說皇上?”

虞仲鈞笑了笑,“皇上還小,為父倒是沒什麼憂慮的。可是周遠照大人一直憂心忡忡,說什麼高宗皇帝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皇長子,而咱們皇上好像……不太近女色。“

虞若詡驀地想起韓青那張清秀的臉孔,想起那日在冷宮裏聽到的那一段耳鬢廝磨。她還記得小皇帝對韓青說——

要是沒遇見你,我怕是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

她不禁覺得可悲,之前宋貴人還想和梁婕妤爭寵,還因為進京那日,太後在眾人麵前表露出來的“喜歡“,把她也算進了奪寵的範疇。可是,她連自己的對手都弄錯了。

“皇上的心思,豈是我們能猜得透的。“虞若詡垂下眼睫,遮住眼底的思緒,”今時不同於往日,周大人也不能老是拿先祖和皇上比。“

虞仲鈞歎了口氣,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轉眼間就到了冬至,京城裏下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虞若詡自小生活在西南,從未見過雪景,見到窗外大雪紛飛,也忍不住新鮮,披上一件火紅色的鬥篷,便跑到院子裏,伸出左手,看雪花靜靜地落在手心,絲絲的涼意滲透到掌心裏,倒是別有一番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