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瑞斯與勞倫斯商議之後,緩緩引軍西行。
此時馬洛卡軍隊已全部進入費波郡境內,勞倫斯與波頓在橫山鎮北麵七十餘哩處對峙,兩軍都是重兵屯駐,以往也曾發生過多次小規模戰鬥,但雙方都知道,己軍的勝負事關帝國此戰的成敗,所以俱是無比謹慎,不敢輕易進行大型決戰。克瑞斯率領生力軍到來後,波頓更是嚴加約束部屬,避開克瑞斯新軍鋒芒。勞倫斯思考之下,便令克瑞斯率領雷恩騎士軍團西進,先行將駐紮在波頓大軍外圍以西一百四十哩外的塞舌爾梟龍鐵騎第三軍團消滅。
克瑞斯剛剛領軍出發,一前一後兩波使者便來到大營中。一波使者是來自諾頓城雷恩公爵府,原來克瑞斯離開諾頓城已經半年有餘,蒂迪產下的男孩已長到半歲,在他足月的時候,按照傳統,由薩拉斯給他起名,但是蒂迪希望孩子名字叫博斯?雷恩,薩拉斯充分尊重了她的意見,這時知道克瑞斯已經返回軍中,就派遣使者前來將此訊報知。克瑞斯聽到這個名字,嘴角微微抽動,但卻沒有說什麼。
第二個使者卻是來自魔皇部族。克瑞斯南下途中耽擱時間不少,這名使者比他晚出發四十多天,竟隻比他晚了三天到達軍營。他帶來的消息是,尤麗娜懷孕了!尤麗娜派來使者,並非要克瑞斯立刻回到魔皇部族去陪她,而是希望來年孩子出世的時候,克瑞斯再能夠回去一趟,這一年,讓他牢牢記著,不僅尤麗娜在盼望他平安歸來,還有另一個成長中的小生命對他抱有一樣的期待。
兩個突如其來的消息並沒有對克瑞斯的行軍計劃產生任何影響。根據情報顯示,滿編的梟龍鐵騎第三軍團共有人員兩萬四千四百人,其中一萬九千人為戰鬥人員,包括七千名重騎兵和一萬兩千名重步兵。第三軍團駐地為費波城以西一百四十多哩的克倫城,陷落已經五年之久,塞舌爾帝國在克倫城的統治已經漸漸牢固,甚至不少本地貴族已經參與到克倫城的治理中去。
克瑞斯的行動目的,除了要將第三軍團從克倫城驅逐出去外,還包括整頓克倫城吏治,將投靠和協助塞舌爾軍隊欺壓馬洛卡百姓的原貴族就地處決等等。
波頓得知克瑞斯率軍西行,忙派遣信使星夜趕往克倫城,通報第三軍團長希爾?希爾頓將軍固守克倫城,雷恩騎士軍團雖然善於野戰,但攻城拔地並不是長項,隻要堅持到雷恩騎士軍團士氣回落,波頓將軍便會派遣奇兵,與第三軍團對雷恩騎士軍團進行夾擊,重現橫山鎮全殲克瑞斯軍隊之役。
使者還未到達克倫城,卻傳回一個令人萬分震撼的消息:克倫城已經陷落!第三軍團全軍兩萬四千人,隻逃脫八千餘名士兵,希爾將軍失蹤,第三軍團可謂全軍覆沒!
原來克瑞斯率軍南下同時,早已派羅德率領三千魔族高手,化裝為難逃難民,分批潛入克倫城。等到克瑞斯大搖大擺從勞倫斯大營西行時,這三千人早已散布克倫城內各處,克瑞斯大軍一到,便在城中各處舉事,以這幫高手的身手,很快就控製了克倫城的兩個城門,雷恩騎士軍團奮勇殺入,梟龍鐵騎第三軍團的抵抗毫無可圈可點之處,在敵人的攻擊下隻堅持了半天便大敗虧輸。
早在克瑞斯離開諾頓城北上魔皇部族時,便在心中製定了奪取克倫城的計劃,魔族奇兵的作用更體現在單兵的強悍戰力上,所以克瑞斯一麵大張旗鼓地率領雷恩騎士軍團南下,吸引敵方情報係統注意,而三千魔族高手的暗中行動,才是決定戰役勝負的關鍵。
克倫城之戰,對於馬洛卡帝國來說,是奪取了費波郡西部重鎮,戰略意義大於戰術意義。對克瑞斯來說,卻有另一個意義:此戰俘獲了塞舌爾帝國大量地方官員,其中就包括馬洛卡皇家學院的肄業生、蒂迪的情人博斯?特裏克。
******************************************************************
克瑞斯當日拜訪帝國皇家學院,從夏洛忒口中將蒂迪與博斯交往的事情詢問了個底掉。離開諾頓城的同時,他便派人秘密調查博斯?特裏克的下落,在他前往維諾城的途中,就已知道博斯已經連同特裏克家族,投靠了塞舌爾占領軍,因為他在皇家學院學習的經曆,被認命為克倫城的首席稅務官。
根據馬洛卡帝國的法律,這批投靠塞舌爾占領軍的貴族們都將以“叛國罪”的名義被就地處決。克瑞斯下令將大部分俘虜的官員押上了斷頭台,而獨獨留下了博斯?特裏克。
歐羅大陸公曆一一八八年六月二十四日,克瑞斯率領三千雷恩騎士團在諾頓城外與魔族圍城軍隊大戰,戰況慘烈。當日下午,勞倫斯將軍統帥大軍回援諾頓城,魔族軍隊撤圍北退。消息傳到帝國皇家學院,博斯?特裏克的第一反應就是收拾行裝,從諾頓城南門離開。
馬車在路上一直走了兩個多月,博斯才回到自己的故鄉——費波郡克倫城,此時克倫城早已被塞舌爾軍隊牢牢控製,新任官員大多是塞舌爾帝國本土派遣而來。由於戰爭進程很快,克倫城並沒有被戰火造成太大的破壞,而城裏的居民們大多已逃出城去,不少貴族和商人躲在鄉下自己的田莊裏,昔日繁華的克倫城幾乎隻剩一座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