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沒有老,老的是茶葉。細嫩的茶葉已經變的寬大黝黑,完全失去了作為茶葉的基礎。這種茶葉雖然也能夠食用,但它卻失去了茶的清新脫俗。
茶林間已經沒有了采茶的茶女,更沒有從遠方回家,計劃娶茶女為妻子的壯漢。可能他們已經成家,顧不上茶林了。
陳淵似乎有些失落,靜靜地站在茶林之間,久久的不知所以。
時間飛快的流逝,冬去春來,茶林的老茶葉已經掉落,新的茶葉又長了出來。
又是一個清新的早晨,一群美麗的采茶女友出現在了茶林間,隻是此刻出現的采茶女已經不是去年的那些采茶女了,她們變成了一群陌生人,但同樣清新脫俗,且唱起了情歌。
陳淵又開始發呆了,他又一次被這些清秀的采茶女吸引了。
同樣的歌詞,不同的人,但他們的願望是相同的。
又是一群遠去他鄉的壯漢回來了,他們又唱起了去年的那首歌。
直到夕陽西下,去年的采茶女終於出現了,她的頭發已經盤了起來,一隻手裏端著一盆要洗的衣服,另一隻手上領著隻和剛剛回走路的小女孩。
“回家吃飯了!”已經嫁人的采茶女喊道。
陳淵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好像明白了什麼,很模糊,看不清,但看到采茶女嫁人成家,最後生娃娃,心中卻是很高興也很平靜。
“這是我想要的生活麼?”
陳淵自問,卻得不到答案。搖頭歎息,陳淵靜靜的看著遠去的采茶女,心中很是平靜。
“這是第三杯茶,喝下後,你們就可以離開了。”隨著天音尊者的話,陳淵端起了第三杯茶。
“無味!這是一杯感悟味道的茶,就如同一杯白開水一般,清涼,但喝在口中卻無比的舒心,似乎陳淵需要的就是這麼一杯毫無味道的白開水。”
哐!……
正當陳淵沉浸在白開水的味道中時,耳三突然響起了佛鍾的撞擊聲,氣大恢宏的聲音猶如從天邊而來,讓陳淵三人不由自主的叩拜。
“茶道如佛道,佛道亦佛道,兩者之間重在一個“悟”字,你們三人天賦絕佳,均世間奇才,希望你們能夠悟得茶道,同時也能悟得佛道。”
天音尊者的聲音從遠空而來,傳入三人的耳朵中。
“茶道亦佛道?佛道亦茶道?”陳淵不明白這其中道理,但他心中清楚,兩者中間的這個悟字,卻是完全相同。
茶道講究的是清新平凡,一口好茶除了擁有它的極致味道以外,也是凡人的解渴隻良選。不能說,好茶隻能細細品嚐,而不能大口喝吧。一個嚴重缺水的人,眼前之茶,無論多麼的珍貴,它也隻是茶而已,同白開水一樣,隻能解渴。
但,同時茶葉最講究精致,精致絕美的茶才能稱得上是好茶。否則都會變得苦澀。比如采茶女,為何今年采茶的女子,第二年盤上了頭,嫁了人後,就不能采茶了呢?
這是好茶極致的表現。采茶女隻有沒有出閣的女子才能做。
而茶道中的這個悟字,所悟得是什麼呢,它悟得就是它的清新自然,悟得就是它的平凡與極致。
佛道同樣講究悟。
陳淵沒有過多的接觸到佛,但從天卷宗綱中,陳淵知道,佛講究的是來世,悟得也是來世。
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講的就是來世。一個無惡不作的匪徒,如果能夠真的放下屠刀,那麼他就真的悟到了來世。
前世為匪,後世為人。
在就是,佛講究清心寡欲。一個人如果能放棄心中的欲望,回歸平凡,就是成為了佛,悟到了佛。
相反,如果一個人心中充滿欲望,無論是金錢權利或者是其他的東西,那麼他就不甘心成為凡人,更不會放棄清心。
如此說來,茶道與佛道同為悟中之道,隻有悟到了其中的道理,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道”。
而茶道與佛道之間的共同之處就是,它們都講究“平凡”兩字。
茶道中的平凡就是它的清新脫俗。
佛道中的平凡九十它的清心寡欲。
陳淵自言,他做勉強可以做到清新脫俗,但完全做不到清心寡欲,在他的心中,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做,需要他去完成。
這些事情都需要絕對的實力才能完成,無論是自身的修為,還是將來的勢力或金錢,他都需要,沒有這些,他無法完成心中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