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軍錦合流(1 / 3)

鄭亨在北邊可謂是地頭蛇。

洪武時代,鄭亨襲職之後曾隨朝庭官員去韃靼宣諭,回朝之後便升職密雲衛指揮僉事。

靖難初投了朱棣,立有赫赫戰功,後封為北平都指揮僉事,北平那時是朱棣的老巢。

朱棣在南京稱帝時親定靖難功臣次序,他位列第五封武安侯,此後他留守北京。

永樂元年,他鎮宣府,宣府懷來萬全等多個軍堡衛所便是在他主持下興建的。永樂七年,他改鎮開平,其後又回鎮宣府。

朱棣把宣府這一帶的防線都交給了他,明初,這一帶地區可謂是飽經戰亂,時不時有蒙古人南下打草穀,當地老百姓深受其苦。而且洪武時代為了這一帶的發展從江南地區遷了很多人口過來,鄭亨在這裏不隻是扮演軍方的角色,更多的宣府鎮還是個軍政府。從這點上看,鄭亨不隻是將軍之材,已經具將帥資格。

按朱四郞對鄭亨的了解,這位侯爺名聲相當不錯,至少宣府萬全一帶大修軍堡安置諸多軍戶沒有魚肉百姓的事,也沒聽說過鄭亨有聚斂民財之事。

從周雄嘴裏得知,回師之後,鄭亨便找人查問了朱四郞,結果查問的結果讓鄭亨大吃一驚,沒想到朱四郞在萬全左衛混的非常之好,且知道他的人不多。但知道左衛下有個大洋河村的人不少,知道大洋河村的都說那裏有小江南之譽,物產奇巧,其名甚熾,頗為富庶;隻有為數不多的一兩人,知道朱四郞,獵戶子,懂財貨,有一身好武藝,俠任,好交際。

明朝實行的戶籍製以戶籍圈定職業,北地此時大多為軍戶,也就是軍堡囤田,一般軍戶也隻能果腹,然大洋河村卻能通南北經濟,在大同宣府一帶已為膏腴之地。

這次朱四郞帶去的不多的軍用物資裏,有兩樣還真入了鄭亨的眼,一個就是工兵鏟,另一個是匕首。那匕首夜不收可配置,工兵鏟則應該大量采購。一般的除了標配的軍械之外,將士們會自備些武器,武器是軍士的第二條命。用了都說好,能得到侯爺的認可,這個生意可大做。

大明朝兵器的生產一向是朝庭專營的,內府設有兵仗局。作為將出現的新軍械,納入朝庭的管轄,這會有個過程,在沒有被朝庭認可之前,沒有被專營之前,大洋河村還是很大有一番作為的。

不過鄭亨真正感興趣的其實不是這兩種軍械,軍械鄭亨是不會去碰的,到時有諸多嫌疑說不清楚。鄭亨感覺朱四郞是個人物是因為他帶著大洋河村的人致富奔小康,同樣的也極大的改善了左衛軍戶們的生活。大洋河村也好,附近的上河村下河村裏都棲息著大量的軍戶,軍戶的日子過的好了,軍心才穩。

周雄的話讓朱四郞有點不好意思,但又讓朱四郞不得不佩服鄭亨,難得有高級將領有這種認識。

“四郞有所不知,軍戶生活困頓,侯爺時有貼補,這次大捷左哨可謂頭功,死傷也有數百人,朝庭自有撫恤,可一個鮮活的人就這麼沒了殘了,一戶人家也就沒了指望。”周雄一臉很誠懇的表情說出這番話,朱四郞意外。

“左哨又非全是宣府兵馬。”按著明朝的軍事管理製度,這次北征的左哨,其實隻能算是以宣府鎮軍隊為主體的一支隊伍,也就是說死傷的人中有一部分平時根本不歸鄭亨管,隻是這次北征在鄭亨的麾下作戰。

周雄顯然不想多解釋什麼:“侯爺一向體恤兵丁。嗬嗬,四郞你莫這般看我,我家裏還有幾個百戰老卒,都是當年跟著我爹的,或傷或殘。總有些軍卒,不事田地不擅經濟,離了軍伍,一無所事,日子都過不下去。”

這一點不用周雄說,朱四郞也清楚。

“四郞做的好營生,侯爺想四郞幫著那些傷殘的兵丁謀個生計。”

“噢?”朱四郞聽了這話一愣,看來鄭亨應該很詳細的摸了自己的底細。摸底之後,讓周雄出麵接觸,談這個?這是什麼意思呢?

真要朱四郞相助,還是遞一個橄欖枝?這個橄欖枝是遞給賽哈隻的,還是錦衣衛的。還是說,在以後的行動中,鄭亨真的需要錦衣衛配合。鄭亨是北地的老大,另一個就是陳懋,這兩人目前一個是大同鎮的老大,一個是宣府鎮的老大,每回北征,這兩人都是頗受重用的。

按理說,對北元或是蒙古人,鄭亨應該有渺視錦衣的資本呀,他久鎮北關,幾次北征都有赫赫戰功,還是說鄭亨也想利用錦衣衛?

“兵部或有采辦,此事還未定,若真有采辦下來,是要人手來幫忙。”朱四郞說道。

“如此甚好。嗬嗬,兵部那邊,侯爺或可助力,四郞放寬心。”周雄說道。

“那就好辦,若能成事,可以宣府設若幹作坊,此事還需周大人相助。”朱四郞向周雄拱了拱手。

“哈哈,叫周大人就生份了,論年齡,我癡長你幾歲,你得喊我一聲周史。在宣府設作坊一事我就等四郞開口呢。此事易耳,宣府此地,侯爺營建頗多,四郞要建作坊,屋子都是現成的。隻需要四郞把章程列出來,弄些熟手過來調教。”

“周兄,這樣可好,大洋河村出六成,周兄弟出四成,一起投個千兩銀子可成。”朱四郞說道。

“哈哈哈,四郞,我就在等你這話呢。”周雄看來不是一般的愛笑。笑確實能拉近距離,笑的燦爛一點還很有感染力。

即使周雄不把鄭亨抬出來,朱四郞也有這個打算,大洋河村窩在那個山窩裏不行,已經浮出水麵了,那自然就要往城鎮裏遷。狡兔三窟,宣府早晚是要來的,進宣府也是需要攀龍附鳳。太強大的夥伴,自己這邊可能會被吞了。太弱的夥伴,沒必要與對方合作。

現在朱四郞這邊不隻是大洋河村的幾個輔卒,現在他們是以錦衣衛的身份,而且周雄抬出鄭亨之後,就可能是錦衣衛與宣府鎮的合作,這也有利地改善錦衣衛與兵部五軍尉府的關係。從這點上說,不管賽哈隻這個錦衣衛都尉怎麼看,至少從錦衣衛宣府所來說,以後是有利於宣府所開展工作的。至於皇上朱棣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會不會高興,這朱四郞就不管了。那個級層太高,就讓賽哈隻去操心吧。

大的方麵定下了,細節的東西就簡單了,這些也不用朱四郞出麵。第二天,周雄又帶了人過來,說是他家的管家,同來的還有幾個兵丁。朱四郞讓張三跟著一起去看所謂的建好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