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已是春暖花開,萬物複蘇之際。四月裏,北方的天氣已經暖和很多了,農人在地裏辛勤的耕種,牛羊也在草地上愜意的吃著青草。
大齊和北元的戰事,已經打了四個月。自從銘宇和雲飛帶兵援救,大敗北元軍之後,大齊的軍隊,就一直是攆著北元的軍隊打。如今已經將北元的軍隊攆回了他們的國內,並且大齊還攻占了北元的好些地方。
子文和文宣兩個,一直都跟在銘宇和雲飛的身邊。經過這幾個月的曆練,兩個人領兵打仗的本事,可是突飛猛進,讓人讚歎不已。就連雲飛都說,這兩個人就像是天生的將領一般。
外敵既然已經趕走了,子軒就帶著各地的百姓,一同春耕。不管打不打仗的,都要保證肚子能吃飽才行啊,於是各處的農人,都積極的開始春耕種地了。
兩國的戰事依然進行著,不過離著喜州,已經有八九百裏之外了。這樣的距離,足以保證了喜州的安全,所以大家的臉上,全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那些老農們,在彎腰種地的時候,偶爾的抬頭,臉上那深深的皺紋裏,都是充滿了希冀的微笑。“今年雨水好啊,你看開春就下了好幾場雨了。開春不旱,地裏的莊稼就能長得好些,到了秋天,咱們也能多打些糧食嘍。”
旁邊的人也都笑著附和,“是啊,老天爺還是疼人的,不能總讓咱們吃苦吧?咱們種地的,可不就盼著風調雨順的才好麼?說起來啊,也是咱們的運氣,這要是北元國還沒趕走的話,咱們別說是種地了,這個時候,還不知道是個什麼樣呢?命能不能保住都是兩說啊。”有的人就感慨道。
“還是咱們林大人厲害啊,帶著咱們這些人,硬是頂住了北元二十萬的大軍呢。想一想,就覺得心裏來勁兒。”那邊一個小夥子得意洋洋的說道。
春耕時節,這些青壯勞力們,自然是沒有再隨軍打仗,而是回到家裏來耕種。他們原本就不是正式的士兵,子軒也不忍讓所有的人都去前線打仗,隻留下老弱婦孺在家裏耕種,再者這喜州城也是需要駐守的。於是就將那些青壯留下,一部分駐守城池,另一部分回去種地。等到春耕結束後,這些人,還是要到城中駐守的。
“你小子,不過是跟著打了幾天的仗,就這麼得意。那等著種完了地,你幹脆跟著大軍一起,去攻打北元算了。”旁邊小夥子的父親笑著斥責道。
小夥子撓撓頭,然後才說,“還是算了吧,這戰場上,都是提著腦袋在打仗的。我還想娶媳婦生兒子呢,還是不去了。”
這話說完,大家夥就全都笑了。“娶媳婦生兒子是對的,但是倘若北元再打過來,咱們一樣得出力。這裏是咱們的家,世世代代生長的家園,可是不允許北元那些個韃子來破壞的。”小夥子的父親說道。
“記住了,咱們是大齊的人,大齊的朝廷對待咱們,可是比以前的北元強了一百倍。林大人不光讓咱們這裏富了起來,還辦了學堂,讓孩子都不用花錢就能念書。以後咱們的孩子都能有出息,這些可是莫大的恩德呢,做人啊,不能忘恩負義,那就連畜生都不如了。”這些話,直接就引起了共鳴,旁邊好多的人,也都七嘴八舌的說著。
靜涵就站在離這些人不遠的地方,一身粗布的衣服,頭上包了一塊碎花布巾。她是帶著人來城外的莊子上幹活的,這麼好的時候,總在城裏憋著,豈不是悶壞了?清寧前幾天被興家派人接走了,靜涵雖然有些舍不得,可是一想到邊關的如今還不算穩定,萬一什麼時候戰事有了反複,這喜州還是很危險,所以也隻能忍痛吧孩子讓他們帶走了。好在清寧已經能吃些米糊等東西了,不用吃奶也行。
耳邊聽著這些農人的話,靜涵心裏也是很高興,不是為了他們誇讚子軒的話,而是這些人心裏的歸屬感。這些人,原本是屬於北元的,可是如今,他們卻能自己將自己歸到大齊子民的行列,這才是最大的成就呢。要改變一個地區的經濟狀況不難,但是要改變人們的********,讓他們對朝廷有歸屬感,這個就有些難度了。好在他們夫妻的努力沒有白費,這些百姓,已經從心裏認同朝廷了。
“夫人,咱們走吧。”春草低聲的說道。
靜涵點點頭,帶著人繼續往前走了。
經過了十來天的春耕,靜涵原本白皙的麵孔,再次被曬黑了。靜涵也不在意,反正冬天能養回來的。等到莊子上全都種完了地,靜涵才帶著人回到了城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