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終人散,兩個人叫了代駕開車回去,又坐在茶幾前泡上了茶。
“郭耀傑的提議你不動心嗎?”
人多的時候不好表態,現在散場了,王誌輝要認真跟淩雲討論剛剛郭耀傑提出的方案。
“……淩雲,我有想法把電子廠轉移到咱老家,卻苦於沒有合適人選使用,既然你有電子廠的管理經驗,能不能過來幫我?你要點頭,我就著手準備……”
郭耀傑的話猶自響在耳邊。
心動是肯定的。這是淩雲盼望已久的機會,一個可以證明自己的機會。
“怎麼會不動心呢!但是不現實呀,一無所有怎麼操作?郭耀傑是承諾十條生產線的設備投資,可是僅僅有設備還是遠遠不夠的。廠房,前期周轉資金等,你覺得投資需要多少?他不是要我給他打工,他要我跟他合作。”淩雲喝一口茶,緩緩道出自己的煩惱。
王誌輝沉默一陣,最後還是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隻是不能確定郭耀傑到底是的認真還是隨便說說,如果他真有這打算,並且能嚴守承諾,你擔心的倒不是問題。”
“怎麼說?”淩雲精神一震。
“我來給你算一筆賬。”
王誌輝不慌不忙的跟淩雲分析道:“郭耀傑承諾提供十條生產線的設備,價值在五百萬左右。這個是固定的。”
王誌輝拿起一個公道杯放在桌子一邊,然後繼續說道:
“家裏的投資,最重要的首先是廠房。廠房投資比較大,但你可以租廠房,費用一下就拉下來了。就以咱家的消費水平,一年十萬塊差不多了。”
王誌輝拿起一個小茶杯放在另一邊,繼續說道:
“水電。電子廠用水不是問題,重要的是電力。這個你是專業,你覺得用電需要多少錢?”王誌輝又拿起另外一隻小茶杯。
淩雲默算了一下,不太確定的回答道:
“以年為結算單位的話,電費一百萬左右?大概吧…這是以十條生產線全開,每天十一到十二小時的工作時間為前提。”
……兩個人粗略核算,另一塊的投資在兩百萬左右,已經是最高估計了。畢竟這是以十條生產線全開為前提的,但事實操作中,不可能一開始就是十條線五百左右的工人,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兩百萬?我兩萬都湊不起來。”
淩雲不是在哭窮,這是事實。打工不可能有太多的存餘,蓋房子已經是淩雲能力的極限,這還不包括處理熊玲霞事件需要的計劃外資金。如果要跟郭耀傑合作,就必須立馬解決掉這件事。
王誌輝很驚訝:“你還用投什麼錢,你打算自己一個人幹?總共七百萬的投資,郭耀傑支持五百萬的設備資金,已經占據百分之七十以上了。剩下百分之三十,你讓別人投資。你自己也別貪心,控股超過百分之五十就行,留百分之二十幹股給合適的人,這事成功的可能極大。”
留給合適的人,淩雲懂,而且很有必要。
十條生產線五百萬的投資,是郭耀傑的承諾,也是這件事能進行下去的前提。飯桌上隨便一句話,淩雲就當真了?別是太幼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