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膳,司馬道子去往前院偏廳時,王敏慧與司馬元顯,及劉氏、蕭氏,皆已在此候著。直至司馬道子入座,道一句“用膳吧”,眾人方才動筷子。
蕭氏忽道:“什麼時候王爺休沐,咱們這一大家子出去走走。”
劉氏聽言左側首,望向蕭氏冷噗一聲,道:“妹妹真會抬舉自己,要說一家子出去走走,那怎麼著也輪不到你呀。”
蕭氏心中不滿,劉氏如此奚落她,擺明了是貶低她。
想她蕭綰比劉宓晚進王府一年,位分的確不及她,可若說起娘家的勢力,她必定要甩劉宓足足幾條街!
縱使劉宓是蜀漢皇族之後那又如何,到如今不還是沒落了,而今的沛郡劉氏,也未必能與她蘭陵蕭氏匹敵!
司馬道子單是靜靜的聽著,也不插話,自顧自的吃著,蕭氏笑意不絕,道:“自然是輪不到我的,好姐姐,咱們同為妾室,這種事情,理應是王妃姐姐的。”
“妹妹說得是,”劉氏說著又轉頭望向王敏慧,微微笑道:“王妃姐姐尚在,這些事,自然輪不到咱們。”
這劉氏一向目中無人,這種話也說得出口,何況如今司馬道子也在。
王敏慧聽聞此言,卻是垂眸不語,反而是略帶笑意,看來極是從容,司馬道子順手夾起菜送入她碗中,劉氏見勢,不怒反笑,王爺這是可憐她了麼?
他待王妃,一向是異常冷淡的。
司馬元顯素來護母,便也夾起菜送入劉氏碗中,劉氏正狐疑,豈料司馬元顯道:“劉姨娘一向話多,今日多吃些菜,方能堵住這張嘴。”
劉氏聽言自是一肚子的火,她卻是不敢發泄出來,這司馬元顯畢竟是世子,平日裏能喚她一聲“姨娘”,便已是極是客氣了。
王敏慧輕聲責備,故意道:“元顯,她是你姨娘,你不可無禮。”
司馬元顯不接話,垂首兀自用膳,蕭氏卻禁不住掩麵噗笑,道:“世子不過四歲,便如此孝順,將來必成大器。”
劉氏將司馬元顯夾給她的菜夾起,隨意丟在桌子上,而後衝司馬元顯笑道:“世子好意,姨娘心領了,隻是世子不知,姨娘一向不吃青菜。”
司馬元顯不大服氣,本想接話,卻被王敏慧一個眼色給駁回,他卻仍不甘,硬是道:“原來劉姨娘不吃青菜,是我不知。可父王說過,居於富饒之時,要時刻謹記勤儉,劉姨娘若是不吃青菜,夾給我便是了,為何要丟掉,難道把父王平日裏說的話都當作耳旁風麼!”
如此既討了司馬道子的歡喜,又訓斥了劉氏,當真是一舉兩得。
司馬道子聞言也是打心眼兒讚許了司馬元顯,劉氏挨了訓斥,自然滿腹怨氣,可這畢竟是司馬道子的道理,她便也不敢爭辯,是以沒有接話,反而是望向王敏慧,笑道:“王妃姐姐生了個好兒子,這麼小就會編排人了,說起來,世子聰慧真是不遜於王爺。”
“夠了!”司馬道子拍案而起,斥道:“咄咄逼人,沒上沒下,這就是你沛縣劉氏的教養!”
說罷拂袖而去。
劉氏遭這番訓斥,一肚子的苦水,蕭氏嗤笑,“姐姐早該閉嘴了,也不至於惹王爺生氣。”
王敏慧瞧了劉氏一眼,便也起身出去,待出了門,側首靠近席平耳邊,不知同她耳語了什麼,大概是有了什麼打算。
司馬道子急著上朝,本已出了王府,正要踏上馬車,卻聞守門的侍衛一急喚,他轉過身,隻見侍衛急急忙忙的跑來,手裏頭拿著的,似乎是一封信。
“王爺,這兒有您一封信,”侍衛將信遞來,司馬道子接過見信封上空空如也,不免有些狐疑,抬眼瞧著那侍衛,問道:“誰送來的?”
侍衛轉身朝西邊望去,本想說些什麼,可眼前什麼人也沒有,他便驚詫道:“誒,那個人方才還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