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四十五,要去上課了……”
“寒寧,你不去上課了?”
十一月份,晴空萬裏,陽光斜斜照在寒寧的臉上,寒寧神情慵懶地坐在陽台之上,享受著溫暖的陽光沐浴著自己的全身,愜意地輕嗯了一聲,算是回答。
“你這家夥,就繼續地頹廢吧,這兩個月來,你可一次都沒有去上課了。”
“有什麼想不通,不就是被人拒絕了嗎。再這樣下去,這次期末,你可真要掛科了。”
冬日的陽光,明朗而溫暖,照在身上雖然刺刺的,卻偏偏讓人感覺特別的舒適。寒寧斜靠座椅,腳放陽台的欄杆上、假寐,沒有做聲。
如這些天來一樣,韓冰、林輕羽、慶越三人雖然神色擔憂,卻隻能無奈的向著門外走去。來到門外,林輕羽正要將門關上,突然微微停下了動作,輕聲道,“餘悅昨天問我,你什麼時候能夠去上課。”
見寒寧還是沒有反應,他微微歎息一聲,輕輕地將門帶攏。
當所有人離開寢室後,寒寧睜開了雙眼。
這是一雙茫然而無神的眼睛,雖然向著前方,但會讓人很輕易地就感覺到,他所關注的絕對不是眼前之景。
那麼,為何要睜開雙眼,或許隻是期待著看到那道好似不存在於現實世界、微不足道的光。
韓冰三人的關心,他自然知道。他也想回應他們,回應他們的希望,可是他實在再也沒有任何力氣,沒有任何力氣發出任何心靈的聲音。
從小,寒寧就是一個十分頑皮的孩子,在親人的保護下,無憂無慮的長大。隨著慢慢長大,他見了許多事,懂得了許多道理,人也漸漸變得成熟。
在讀高中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意識自己學習上每一次的進步,都會讓自己的父母欣喜快樂。為了使父母開心,他開始認真地學習。
從那時開始,每天他都懷著“自己的成績好一分,父母就會變得開心一分”學習作業。
這樣,基礎不是太好的他,成績開始突飛猛進。那時的他,並不會像現在這樣胡思亂想,每次看到他的父母想別人炫耀自己孩子開心的神情,他的心就會滿滿的。這就是他的全部,少年時、他的全部。
一路的高歌猛進,最後統考時,他更是以全市第三名的成績,被h大學錄取。
h大學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大學,可想而知,那個時候的他,是怎一個春風得意了得。然而,當收到h大學通知單的那天,他卻一下子迷茫了。
說實在的,他並不喜歡學習。從小他就活潑好動,並不喜歡整日整日地待在一個地方,麵對各種各樣怎麼也做不完、枯燥而乏味、讓他感覺不到多少意義的問題。
他想要的是青天白雲的生活,即使要終日待在一個地方思考,他也要思考能夠讓他感覺得到意義的問題。
他迷茫了,可是時間還是如流水般不斷地流逝著,他也就這樣迷茫地進入了大學。
在填報誌願的時候,為了讓父母放心,他是以能夠找到工作,優先考慮的。
雖然,時至今日,科技已經高度發達,人類的足跡幾乎踏遍了半個太陽係,資源問題等到了有效的解決,不用再為能以找到工作發愁。但是,想到父母隻有他一個兒子,能夠有時間陪在父母的身邊,他還是選擇了一個普通安全,能夠在家鄉附近工作的專業。
專業不是他喜歡的,但他依舊努力的學習,隻是空閑之餘、安靜的時候,他會不自禁的想到:他的人生呢,為了父母能夠努力的學習,為了難得來到這個世界一次的自己,他又能夠做些什麼呢?
這個時候,他會覺得自己自私,是他的父母給予了他的一切啊。
寒寧再次苦惱,直至他看到一篇關於“意識”的文章。